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一年中最好的買股時機
如果你相信現代投資學的理論,學術派的看法,而能夠抵抗業界主動管理的思維,華爾街派的投資人相信他人找到市場上不夠效率的地方,他認為自己的知識經驗能幫助他找到明珠。用基本分析來選擇個股,或是選擇股價高低點,或是用技術分析來洞悉市場上其他人的心理狀況,都是認為別人比自己笨,自己可以看出別人沒看到的利潤。效率市場理論則認為沒有人可以看出或算出市場的無效率處。或者至少沒有人能夠持續的看出或算出市場的無效率處,也許你可以對了十年,但是下一年呢?也許會錯的離譜。一年中最好的買股時機,以台灣來說,就是各個季報公佈的時間,因為根據現代投資學的理論,由於價格波動是隨機的,沒有人能預測未來股價,而市場是有效的,年報季報資料一公布,價格就會有效率地反應。因此對股票價格最好的預估,就是他現在的股價,而年報季報資料公佈的時間,應該就是股票價格最能反映其效率市場下真實價格的時機。台灣的年報季報資料公佈於四月底之前年報公佈、八月底之前半年報公佈、十月底之前第三季公佈。
有點小不同意年報公佈時未必是最有效率的(動能與反轉)最有效率的時候也不見得是最好的買股時機真的有效率其實年報未公佈前就應該會反應(私有資訊說)

台灣微型價值股選股原則
所謂微型股是指最小型的上市股票,一般是以十分位中,最後的第九與第十分位,即最小的20%的公司為範圍。我想利用上次的『台灣上市公司依市值十等分』,來開始設計一個台灣微型價值股的選股原則。除了公司市值要屬於台灣的市值排名80%之後。還要再符合價值股的的條件。若以淨值除以市值作為價值股的排序標準,則可以由微型股中,選擇價值排序前30%~50%的公司,來列入價值股。由此來選出台灣微型價值股。由於上次的『台灣上市公司依市值十等分』已經先排除了全額交割股,可能還要考慮其他篩選條件,例如停止信用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通常也表示流動性較差,可以進一步考慮剔除。預計作成一支收費的excel程式,只要將需要排序處理的證交所原始上市公司價格與淨值清單貼上,則程式可以自動篩選出目前的台灣微型價值股選股原則清單,再和使用者提供的目前持股比較,計算出最適當的比重調整方式,使用者可以自行每月或每季作資產重新調整。台灣微型價值股選股原則EXCEL程式售價1000元,上市前預購900元,預購此程式請來信 pojen.huang@gmail.com ,郵件主旨:台灣微型價值股選股原則EXCEL程式,預計10月10日上市,理財規劃年費客戶將免費提供。延伸:聯合理財網的股市新聞,也常常提供各式清單。補充:在左欄中增加了【被動投資專區】,挑了一些過去相關文章讓大家容易尋找。後記:這個PROJECT最後沒做,可能是因為一推出,有些爭議的迴響,心理上撥不出時間來開始做,做了一小段,無以為繼,大概我對這個產品的熱情還不夠,看看幾年後市場上會不會出現這個ETF。
怎麼連你也開始沉淪了?聯合新聞網的股市新聞, 天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明牌, 要你的程式作啥? 這種服務方式跟要錢的明牌有啥不同? 篩選出來又怎麼樣? 產業的前景, 財報的真假, 買進賣出的時點樣樣都比所謂選股來的重要選股真的不是那麼重要會抓買賣時點, 單買一檔台積電都能有不錯的獲利台灣五十或是中型一百成分股, 挑喜歡的買就足夠程式是死的, 價值你怎麼用數學運算來衡量? 你用來計算的資料, 反應的都是過去, 而股價看的是未來這樣做根本就是緣木求魚有良好獲利紀錄的, 都是有名的公司, 也不需要你的程式來篩選你說你依據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自己選股, 名單要拿來賣錢這樣我還比較服氣自許為理財規劃師, 卻犯了一個股市散戶最常見, 最愚蠢的錯誤賣一支不負責任的程式, 只是帶來更多問題跟未知的風險你提供了什麼服務? 對付費的人幫助在哪裡?
如果已經有人推出台灣微型價值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005X),則我不會想寫此程式。目前的三支0050,0051,0052都是集中在CRSP1、2、3的大型股中。這跟明牌的不同是,他會選出至少50之以上的股票清單,目標是報酬率會和台灣微型價值股的指數報酬率相似。你必須同時持有50支以上的個股,才能模仿出台灣微型價值股的指數報酬率,等於是讓你自行當股票指數型基金的經理人。寫了沒人買,我就自己用摟。價值預定用BOOK To Market來計算。分散可以降低風險。過去是未來我們目前可得最好的預估。在市場上沒有人提供台灣微型價值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005X)之前,滿足被動投資者的需求。不過看這位ChrisAsia讀者的反應,似乎大概沒什麼市場,將來投信可能也不會想推出這樣的微小型股的產品。
Chris先生的論點似乎有點太過偏激..的確投資方法有無數種pjhuang版主的投資法注重於基本價值而不是試圖預測不可能預測到的股價浮動高低點而Chris先生比較偏好進場時機的操作相信對於股市老手的Chris先生這種投資方式比較快速而且利潤豐厚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買的起市值大的高價股說實在的就算宏達電200塊也不是每個人都買的起更不用說來個一兩天的跌停就可以賠上好幾十萬Pjhuang版主的微型價值股減低了單一各股表現好壞時的風險(我的意思主要是在講某股表現壞,如果您運氣不好只買到那支表現壞的績優股票...)然而仍然可以享有價值股群的成長利潤價值股的性質就是景氣時高漲不景氣時抗跌更不用說長期持有的股利股息Chris先生一定也瞭解許多現在的大型績優股都是從中小型股成長上來的股神巴菲特也是選股票不選時機的(我指的是短線時機)正確的方式加上正確的理念長期投資才能漸進致富或著是說達到一個富裕的人生目標Pjhiang版主的立意就是讓一般人也可以有一套可以媲美大型價值股指數的投資工具真正說到大型價值股指數都是有錢大戶跟法人在操作的Chris先生我也認同你所說的產業前景以及財報問題但是買進賣出的時間點真的只能說you never know明牌會跟你說買哪支股票會漲到幾點然後你可能會賺上幾十萬或是可能賠個幾十萬明牌不會跟你說持續投資在績優股(當然,類股市會輪動的,新興科技及產業也在持續出現,所以我說的"績優股"不是永遠就那幾支股票)它的年成長加上配股再加上定期投資可以在不久的未來讓你的資產倍增換個方向想好了你是銀行很多人跟你用信用卡借錢跟你借錢的人都是信用良好的客戶但是他們不僅每期都只繳最低應繳而且每個月還持續定額的用信用卡消費於是複利啟動開始計算到最後那些人到底會欠你多少錢呢?不過他們不會因為還不起錢而落跑或自殺反而你想要叫他們全部還他們還爭先恐後的匯到你的戶頭去當然這項投資工具是不會到19%的利息那麼高但是良好的操作可以有6%~10%的穩定收益更不用說它的購股門檻不高了(而且還不收你保管費跟經理費)最後我提醒Chris先生一點過去不僅僅只是過去他還提供了一個統計模型可以告訴你"至少"他能獲利如果今天你有1億元(今天喔)你會願意借錢給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還是借錢給博達董事長葉素菲呢?最後財報比較大的問題是在季節性財報的年度性財報就可以一窺帳目真假所以只看季節性財報的消息投資是不夠用的喔
既然這個討論串開始了, 那我就多講一些, 也許會對看到的人有幫助有人會覺得我是技術分析派的, 但其實我的投資理念非常偏向巴菲特所謂的掌握買賣時點, 不是說買最低賣最高68 元的台積電是不是最高點?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絕對不是低點, 所以我不會去買45 元的台積電是不是最低點?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絕對不是高點, 所以我會慢慢的買沒有人可以預測行情, 沒有人可以正確無誤判斷一間公司的誠信"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 投資可以很輕鬆, 不用去做什麼高難度動作, 一樣能有好的報酬投資人常常認為自己獨具慧眼, 能發掘未來的明星但實際的狀況是, "垃圾堆裡翻不出寶石, 特別是這個垃圾堆早已被人翻過千百次之後"寫這樣的程式基本上就是希望能在垃圾堆中翻到寶真的篩選出來了, 結果就是像之前你寫的一篇文章費盡心思研究個股, 對著年報, 財報, 絞盡腦汁就算前幾年獲利都不錯, 你還是得花心思去猜這間公司能不能持續穩定獲利何必這麼辛苦? 我之所以會提台積電, 是因為買台積電不用看基本面, 不用花心思去研究公司有沒有誠信只要不買到高點, 都能有相當不錯的獲利 (買到高點也只是讓你獲利少一點而已)再者, 這些從後段班找出來的公司, 你敢投資多少? 3%? 5%? 10%?不敢放大投資比重, 對整體的報酬, 不會有太大貢獻, 那這麼辛苦划的來嗎? 而台積電, 投資 60% 我都敢, 一段景氣上揚, 15% 以上的漲幅可以輕輕鬆鬆, 穩穩的賺那如果真的是未來的超級明星呢? 好公司不會被埋沒, 他會從後段班, 升到中型一百, 最後升到台灣五十去中型一百找標地, 賺後面這一段就很夠, 風險也小很多你的網站有很多巴菲特的連結, 但這篇文章所透露出來的想法投機僥倖居多, 與巴菲特大相逕庭, 而且, 也不符合一個專業理財規劃師該有的想法投資有許多不同的方式, 管你是價值股, 成長股, 還是轉機股, 能賺錢就好但一個理財規劃師應該是幫助人穩健, 輕鬆的獲利, 而且有一定的風險控管現在你企圖對一項本質上就已經不正確的服務收費收費表示你認為這項服務是有一定的價值的, 但實情是, 它不但無用, 反而可能有害不能說, 有人會想投資後段班, 所以你去寫這個程式, 順便可以收費好的理財規劃師應該是導引人走向康莊大道, 教給客戶正確的投資觀念後段班的公司, 對於景氣波動, 產業變動, 它的承受能力是很薄弱的你也有研究巴菲特, 關於分散投資, 你應該也知道一些它的缺點鎖住風險的同時, 也鎖住了獲利, 你得到的是平庸的報酬定期會看你的文章, 說實話, 投資理財的觀念, 你有你的盲點如果不是你想藉此收費, 我大概也懶的花時間寫這麼多
首先謝謝兩位長篇的回應。我承認我自己是有矛盾的地方,如果長期讀我的文章,應該知道在投資的部分,我有兩個觀點相互競爭。一是Chris提到的巴菲特觀念,這個觀念主張集中投資,選好的商業模式,選好的公司,持股不要超過十種。另一個競爭的概念,是被動投資法,較常見的是指數投資法,這個觀念認為選股擇時都是無用,市場是有效率的,所以投資指數。在指數的統計之中,許多論文顯示,小型股優於大型股,稱之小型股效應,價值股優於成長股,稱之為價值股效應。我之所以想嘗試編制台灣微型價值股指數,就是依循這個被動投資的想法。被動的指數投資,並非一種靠人去預測選股的投資方式,反而是一種盡量不靠人也不選股的投資方式。希望這樣有解釋的清楚一點。
Chris先生你的論點我個人認為相當值得拿來學習參考確實依照你的方法能在台積電48元時買進,高價70元左右賣出10張可以賺到22萬之多的利潤就算假設進場出場的時機都不夠完美最少也可沾到14,15元的差價獲利率高達45%但是這是因為"大家"都相信台積電即使股價低也不會跌的太誇張當然也不可能會倒閉所以"大家"看到台積電股價處於低檔時都會陸續進場支撐所以勢必會貢獻出一段波動的高點但是這種機會一年也不一定有一次就結果論來說台積電的這種好機會歷年來也只有3,4次(我僅僅只是以差價高達10元以上的機會來算)所以這比較像是一年做一次一次賺一年雖然說這樣的風險是可以經由管理而抑制的但是有時候也不免會沒跟上機會而暗自飲恨甚至走錯一步也有可能賠錢不是嗎?我認為Pjhuang版主的看法是因微型價值股波動不高(因為市價低於淨值,所以理論上股價往下掉的空間有限)而且事實上股利股息的發配也相對於大型股高很多而且Chris先生中小型股並不是就是垃圾股他們還是有穩定的獲利可能只是產業成熟,或是已經度過成長期更可能僅僅只是該產業並未受到大眾矚目所以股價還沒有,或是不太有機會飆高投資中小型股目的並不是只是要從垃圾堆裡撿寶石的而且沒有中小型產業的支撐就沒有大型企業的存在空間啦或者是說經濟體根本不可能存在我在這邊以我微薄的見解來分析如果以同樣20萬元投資(舉例過於粗略,請見諒)48元的台積電大約可以買5張而如果能夠再70元高檔賣出差價22元獲利則是11萬而投資中小型,微型的價值股依照微型價值股平均股利股息算是現金1元,股票2元的來粗略計算好了股價取整數20元所以一共是10張1萬股現金股利則有1萬股票可以拿到2張共4萬所以股利股息年度利潤是5萬比起台積電的操作利潤的確是被腰斬但是我還沒提到股價本身的成長這邊累述為何不提股價成長因為如果使用的是指數投資情況假設市場盤整,景氣無成長50檔股票半數漲半數跌大概就是綜合股價沒變動了(所以也不用去算股價成長)當然,如果景氣稍好的情況50檔股票漲多跌少..就有額外的獎金可以領啦我想說的最主要是單一大型股的低價買進時機不多但是投資微型價值股卻是每年都可以而且平均獲利狀況穩定(因為大型股指數就是這麼表現的)Chris先生所說台積電不用看基本面不也是因為台積電的基本面實在太穩定了穩定到幾乎可以不必去看嗎?微型價值股投資並不是無用的投資而且輕鬆的獲利叫做賭博每個人都要花心思做功課才能賺到紮實的錢如果投資人真的懶到希望有人能給他賺錢妙計那還不如乖乖的領勞工退休金巴菲特也確實不鼓勵分散投資但是我認為他是希望投資人不要太過分散投資標的的類型巴菲特也不會鼓勵每個人只要買一檔股票就好而且如果問巴菲特如果可能會賠錢,或是一定會少賺我相信他會選擇少賺最後Chris先生認為這樣的程式實在不足以拿來賣錢說到價格的確是牽涉了個人價值觀因素也有人會去買百萬名車不但耗油花錢還要細心保養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名車其實是物超所值1000元真的也不是什麼大錢最多只是不要買而已說實在的沒看過這套程式一開始我也是抱持些許懷疑的態度"真的價值1000元嗎?"的想法可是Pjhuang版主也是花心思去挑選股票,研究模型,設計程式的阿反而樂透算牌程式一套1000元還有一堆人要買(不過這大概是幾年前的事了)不過還是很感謝Chris先生花時間細心的討論只是個人感觀太重的話不論是旁觀者或是當事人心裡都很難舒服的
分享一下之前聽過的東西在日本前幾年微波便當產業開始抬頭主要原因是便利商店大規模的便當銷售企劃以及日漸改變的當代飲食習慣甚至演變成便利商店之間的便當競爭而微波便當的銷售量扶搖直上這時聰明的投資人會利用趨勢投資比較有機會獲得市佔率的便利商店集團賺取便利商店集團因為獲利提升而上漲的股票差價而另外也有聰明的投資人會去投資便當所用到的塑膠保麗龍製造廠商坐收這場競爭下的漁翁之利更有聰明的投資人投資塑膠保麗龍的回收再生綠色企業(因為日本企業及政府會願意選擇綠色科技來減低社會成本來提升形象)(而且事實上,便當競爭後期,日本政府也因應大量的塑膠保麗龍問題而強制廠商使用綠色科技,因而相關綠色企業獲利大幅提升)同樣的一個趨勢但是可以有不同的投資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是對的不是嗎?
我不是不懂中小型股, 去看看德士通 (6264) 吧德士通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仔細去看就能懂我的意思中小型股你不敢放大投資比重, 獲利有限, 但風險卻是無窮不管之前獲利多好, 只要碰上一次你就前功盡棄 (pjhuang 也吃過博達的虧, 為什麼還學不乖?)財務報表只是瞭解一間公司的起點, 不是終點後段班的公司變異數太多, 很多複雜的因素都需要人為判斷A 公司 1.5, B 公司 1.2, C 公司 0.4對於後段班的公司, 你寫一個程式說, 因為 1.5 > 1.2 > 0.4所以我應該賣光 C 公司, 然後減碼 B 公司, 加碼 A 公司我覺得這根本就是屁話這三家很可能都是 "波克夏紡織" 之類的公司, 根本就都不該買不如你自己編制後段班五十指數, 研究所有的財報你 "親自" 幫客戶挑選投資組合, 名單要收多少錢我都沒意見但你用一個死的程式要收費, 我就很有意見我也贊同被動投資, 但被動投資就要選最好的前段班投資不要相信什麼小型股效應, 多的是說屁話的論文, 那無助於你獲利只要你有一點點的心動, 華爾街連菸屁股都能賣給你風險並非來自於波動, 風險來自於不確定性, 而惟有優秀的公司能給你滿意的確定性關於被動投資, 你企圖用死的程式去應付後段班公司的不確定性, 是很危險的事情小型股也許一時獲利豐碩, 讓人沖昏頭, 但說實在的, 賺多賺少, 蓋上棺材才知道
我希望兩位不要動氣。這個台灣微型價值指數程式,的確和台灣五十指數的編制類似,它們都是依據一個事先設好的規則,也就是可以被程式化的規則來編制,台灣五十指數是每季重新排名一次,調整持股清單,台灣五十也不是靠人去挑選投資組合,而是靠預先設好的規則(可被程式化的規則)。有了台灣微型價值指數程式,你可以每月重新排名一次,調整持股清單。更換一些設定,也可以用來製作台灣大型價值股指數。用台灣微型價值指數的確會有高於台灣五十指數,及台灣大型價值股指數的風險。它的正確,或適當的使用方式,並不完全像Chris所言:賣光 C 公司, 然後減碼 B 公司, 加碼 A 公司。而是比較像台灣五十,當有成分股被剔除時,才賣出該股,當有新股被列入成分股中時,才買進該股。並不需要常常交易或加減碼。
By pjhuang, at 2:57 下午, 九月 16, 2006
唉, 你是真的不懂還是故意裝傻? 寫這樣的程式一定有個參考值, 不然怎麼篩選出五十支股票? 你要選五十支股票, 那第五十支股票的分數就是你的參考值假設前期這三間公司分數都是 1.0, 你的參考值是 0.5因為 0.4 < 0.5, 當然應該賣光 C 公司又因為 A 公司分數比 B 公司高, 所以應該調整持股這不就是 "賣光 C 公司, 然後減碼 B 公司, 加碼 A 公司"台灣五十也是有觀察名單, 候補名單, 還有委員會開會討論經過一段觀察期之後, 才會被列入成分股不是光靠 EXCEL 排序之後挑最前面的五十支股票被動投資的精神在於讓市值決定投資比重基於市場效率, 好公司會享有高市值, 並且會不斷提升此外, 成交量也是很重要的考量之一後段班的公司市值波動大, 成交量也小, 本身就不太能發揮被動投資的功能你的價值標準有一部分取決於淨值, 但台灣很多中小型股淨值根本是寫好看的, 可信度根本不高你只是寫個程式排序, 我佩服你的天真再者, 一般人沒事去買五十支股票作啥? 要開雜貨店嗎? 中小型股的股價波動這麼大, 不管是每月還是每季調整, 有你調整的交易成本會很可觀, 你忘記你網站的標語嗎? 肥了交易員? 你居然還建議投資人可以依此原則自己當基金經理人說真的, 你的盲點還真是不少, 不光是集中投資跟被動投資這兩點的矛盾都已經跟你說了這麼多, 這種投資方式的缺點, 危險, 跟其本身的限制你還要安慰自己, "其實在某些情況下他也許還是可以獲利的" 你是要對的迷迷糊糊? 還是錯的清清楚楚? 不要覺得我在找你的麻煩, 我花了時間寫文章, 也希望你仔細好好思考踏入社會之後, 有人願意指出你的缺點, 這是很難得的事情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不說話, 不得罪人, 反正事不關己我也是這樣的, 如果不是收費讓我反感, 我不會跟你講這麼多
By ChrisAsia, at 1:10 上午, 九月 17, 2006
Chris 你好,我以上幾個回覆,並不是認為你在找麻煩,我只想指出我怕其他讀者誤會的地方。也很高興你願意寫文理性討論,畢竟這個網站的讀者很少人願意出聲,多數人的確是沉默的。(每天上百人瀏覽,卻只有零星留言)你還是可以因為我要收費,繼續保有你的反感,我從不隱諱這一件事,我一向認為我的時間是有價的,不論是花時間寫程式,或是寫文章。如果投資者不認同指數投資,也無意願同時持有50支股票,則他不需要也不應該使用此程式。不怕麻煩的人才適合使用此程式。使用此程式,一定要同時持有所以指數內的個股,並且長期持有,才有意義,因為這樣才是符合被動投資與分散投資的觀念。就像你說的,很麻煩,所以即使台灣五十都有公佈清單,大家也可以自己操作,但是卻有400億的資金,願意付0.38%的年度經理費,讓基金公司每年賺上億元。如果希望更降低週轉率,投資人可以自行決定調整的週期,仿照台灣五十的每季一次,當然也可以,更進一步每年一次。除了第一次買進,一年週轉率相信很容易維持在20%以下。
By pjhuang, at 9:32 上午, 九月 17, 2006
針對你講的盲點:淨值不可信流動性差價格波動大都是不投資台灣小型股的好理由,我會試圖將這些例外排除的功能作入程式,讓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排除某些他認為有問題的個股。程式畢竟是死的,只是一個工具,他能作的就祇是排序,我也會隨使用者的需求,來改進增加功能。至於小型股效應是否存在,則是很值得討論的問題,我就是想確認,才想要寫這支程式來用。有了它,我要回推過去幾年資料才會方便。我無力負責使用者用了一定賺錢,但我負責這程式會有我所公佈的功能。
By pjhuang, at 9:54 上午, 九月 17, 2006
你去看德士通 (6264) 了沒? 看過他的例子你難道還可以安安穩穩的投資小型股? 尤其是天真的被動投資?給你一個好理由: 你把投資標的鎖定在後 20% 市值的公司, 也就是市值排名第 81 到 99 名的公司假設 A 公司原本排名 85 名, 所以你投資它A 公司很爭氣的進步到 40 名, 但因為超過你的選股標準, 所以你把它賣光然後這家公司繼續力爭上游, 30 名, 20 名, 到前 10 名不管 A 公司再優秀, 你從此都不會再投資它假設 B 公司原本排名 50 名, 他不在你的選股標準內這家公司突然退步到 81 名, 你居然跑去投資它? 然後 B 公司繼續沉淪, 85 名, 90 名, 95 名, 一路繼續爛下去, 你一路長抱到底汰強留弱, 這是哪門子的投資方式? 你再繼續安慰自己啊明明已經不對的事情, 你還催眠自己說這就是被動投資的好處, 要傻傻買, 傻傻賣沒關係, 你會不會說, 80 名以上的公司, 可以靠投資中型一百和台灣五十來彌補? 荒謬!!台灣五十, 中型一百, 後段班五十, 全部大中小你都押了, 這樣也叫投資?你這個理財規劃師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你乾脆所有上市櫃公司都買一張好了我贊同服務有價, 但你對一個本身就已經漏洞百出的投資方式收費你自己錯就算了, 不要把付你錢的客戶拖下水我也贊同被動投資, 要嘛只買台灣五十, 或是台灣五十搭配中型一百就是不要台灣五十, 中型一百, 後段班五十, 三種都買, 或是只買後段班五十你不知道自己的盲點, 別人跟你講了, 你還是不肯正面面對, 依舊避重就輕你把自己的血汗錢拿去實驗這種投資方式吧, 多說無益關於你網站沒人留言討論, 我跟你說實話吧網路上高手很多, 但以你的程度, 沒人願意花時間跟你討論初學者不知道怎麼回應; 跟你差不多的, 講出來也只是跟你一樣, 所以不用留言程度好的, 知道跟你討論不會有收穫, 所以不想留言講出來很傷人, 但我說的是實話你讀了很多巴菲特的東西, 但你沒有真正讀懂巴菲特我看你網站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了, 偶爾來看, 反而是想看你一些非理財的文章要不是前幾天想到來看看, 看到讓我驚為天人的東西, 我還是會繼續保持沉默
By ChrisAsia, at 11:42 上午, 九月 17, 2006
我忍不住想發言: 其實有網路上免費的資料庫網站,要什麼樣的功能都有,資料還每日更新的,實在不需在此爭論選股程式應不應收費的問題. 多用用YAHOO或GOOGLE,要什麼都馬是有的.
By ChinanWang, at 8:58 下午, 九月 17, 2006
我忍不住想發言: 其實有網路上免費的資料庫網站,要什麼樣的功能都有,資料還每日更新的,實在不需在此爭論選股程式應不應收費的問題. 多用用YAHOO或GOOGLE,要什麼都馬是有的.
By ChinanWang, at 8:59 下午, 九月 17, 2006
忍不住要發言如果投資不要倒的公司就能賺錢那請投資大公司一次投資五十間小公司的意思就是即使倒了好幾家,我整體的報酬會比投資大公司好就行了受不了不了解的在那邊說可是小型股單一公司風險較大或是自以為投資就是選股或擇時什麼都不懂就在那邊批評別人投信為什麼不推小型價值基金有一部份是流動性的問題但也不全部是最近用barra的系統,利用過去五年的資料來跑大型價值大型成長小型價值小型成長,這系統總共有十因子,而流動性因子我設定是和大盤一樣的水準之下,產業分布也和大盤一樣,原本想說過去五年表現最好的應該是小型成長股但最後的結果卻是小型價值,這和國外的研究是相似如果連歷史的證據都拿不出來只在那邊屁如何如何投資,假設...然後...這只會比象牙塔的理論還糟,因為別人至少有根據而非只是靠想像
By å…‰, at 10:01 下午, 九月 18, 2006
不贊成ChrisAsia的說法,你可以對這個"後段班指數"的積效持疑,但是不該反對它的存在;照Chris兄的說法,那麼中型一百似乎也不該存在了,因為所謂的A公司、B公司情形同樣也會出現,同樣也有賣掉千里馬(A)或是汰強留弱(B)的情況發生。至於收費與否,或是價位高低就經由市場機制決定吧,附帶提一下,難道台灣50指數或是中型100或是資訊科技指數是不用付費,FTSE就大發慈悲,幫大家算好的嗎? 收費是應該的,合理的價位則是市場機制決定。

By hadol, at 9:35 上午, 十月 10, 2006
鴻海再探-另一種觀點(Another Perspective)
不久前我以鴻海的低股東權益報酬率,及盈餘成長難以維持每年30%為由,認為鴻海目前股價過高,今天試著用另一種觀點來看鴻海的每股盈餘成長,目前股價是否值得投資。87年EPS 7.6元,94年EPS 10.21元,目前本益比約20,平均每年每股盈餘成長率年化後為4.3%,盈餘成長率(稅後淨利)和每股盈餘成長率相當不同,表示很多成長來自規模的擴大,每股盈餘成長並沒有相同速率,如果以此速度繼續持續成長10年,10年後EPS為15.57元,若期末本益比為20則,股價應為311.4元,目前股價為200.5元,過去八年配股息12.95,假設等比例十年將配息16.19元,過去配股利效果為一股變4.97股,假設等比例十年將有配息效果7.43的效果。則十年期末的終值為311.4*7.43+16.19=2329.9,投資鴻海持有十年的累積報酬率為2329.9/200.5=11.62,年化報酬率為27.79%,則非常值得投資。若要求報酬率為15%,則鴻海目前股價即使漲到575本益比到56,都還值得買進。而這兩種觀點顯示,分析結果大不相同,各有各的邏輯,關鍵就在成長是否能長期維持,投資人應仔細考慮,對成長的期望值是否合理。
問題是誰能保證連續十年她扔能保有你所說的成長?十年後郭董還沒退休,及不會犯錯?你要考慮的應是你有沒有把未來的盈餘列入你所付的購買價.你的購買價應是未來盈餘總和的打幾折吧?僅發表一點卓見,忘前被指教.
By hanker6128, at 8:19 下午, 九月 06, 2006
沒錯,成長能否維持,是最大的變數。以美國股市的經驗來看,成長股中最能維持成長動能的,通常不是所謂高科技股,反而是傳統消費型的產業。因為科技日新月異,少有科技公司能數十年都持續引領風潮。就看我們認為代工組裝算是傳統產業還是高科技了。

By pjhuang, at 11:50 下午, 九月 08, 2006
如何尋找投資價值?
在投資股票的領域中,我們通常翻譯英文Value為價值,價值投資法(Value Investing)是很重要的股票分析方式。但是在股票分析領域中,價值到底是什麼?或者說如何定義何謂價值股,在眾多分析師尋找投資價值的歷史中,卻往往眾說紛云,莫衷一是。最常見的是本益比(Price-to-Earning Ratio),葛拉罕曾在股票分析中說到長期購買本益比超過16股票的人報酬率會較相反的人的報酬率差。並將低本益比的公司股票歸為價值股。但是後來葛拉罕自己在新版中,又將該數字調高到20。其次常見的是市價淨值比(Price-to-Book Ratio),並將市價淨值比的公司股票歸為價值股。但是市價淨值比到底多低才算是價值股,則沒有定論,有些研究使用百分位的觀念。也有人的研究使用二分法,將S&P500的公司按市價淨值比高低排列,將市價淨值比由低到高,總市值一半的公司列為價值股。另外還有人是以配息率(Dividend Yield)為評量標準,但同樣沒有一個數字可以說,當配息殖利率多高時,就算是高配息的價值股。往往也是以排名的百分位來區分,作為研究的基礎。巴菲特則稱他的價值評量方式為真實價值(Intrinsic Value),從我的研讀巴菲特相關書籍的感想,我認為他是用股東權益報酬率,盈餘成長率,保留盈餘報酬率等,推算未來的現金流量折現,再加上一些調整。當市價低於真實價值時才投資。可以算是市價真實價值比(Price-to-Intrinsic-Value Ratio)。多數研究顯示,長期投資價值股,報酬率會優於長期投資非價值股,通常非價值股被稱為『成長股』(Growth),但是實際上,我想應該稱為『非價值股』較為合理,因為多數時候都是指和價值股評量數值相反的另一端,並沒有另一個不同的評量標準。Value vs. Non-Value比Value vs. Growth合理多了。但是價值股優於成長股也有例外,某些研究顯示,大型股的價值股與成長股間,兩者的差距並沒有一致性。在某些百分位也出現成長股優於價值股的現象(Stocks for the long run Table 8-2 P138)。另外某些股市泡沫前的時期也有成長股高於價值股報酬率之現象。
2007/01/17

本益比的意義與缺點 (PER)
本益比的英文是Price Earning Ratio,有時縮寫為PER,有時則寫為P/E,他的定義是以股票的每股價格,除以股票的每股盈餘,通常使用過去十二個月的每股盈餘數字,又稱為RTM(Rolling Twelve Month),或者使用證券分析師預估的明年每股盈餘。本益比的重要性是在於它的高低範圍,由於一般上市公司每季才會公佈一次營收與自結盈餘,所以若是使用過去十二個月的每股盈餘時,在兩次公佈之間每股盈餘不會改變,而股價的改變造成本益比的改變,往往表示整個市場對該公司或產業的預期,對有成長潛力的公司給予較高的本益比。本益比本身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本益比只表示了市場價格對公司盈餘的倍數,也就是說本益比其實只表示了市場的評價,某種程度上,本益比只是個人氣指標,高本益比表示人氣旺買家多,相反地,本益比低只表示人氣和差賣家多。本益比和公司本身的營運效率只有很少的關係。本益比較高的公司不表示是經營比較好的公司。但是本益比卻常常被剛開始的投資人當作衡量股價貴或便宜的標準,這是很危險的作法,因為本益比無所謂標準,市場本益比的變化就像隨機漫步一樣變化,價格只有跟價值比較才有貴或便宜,你以為現在的本益比低於去年平均的本益比就算便宜,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臆測。本益比還很容易造成投資人的錯誤判斷,當一間市價1億盈餘5百萬本益比20倍的公司,和一間市價1億盈餘1千萬本益比10倍的公司合併,假設兩間公司已市價對等合併,公司盈餘變為1千5百萬,投資人若是還是以本益比20評價新公司,則會付出3億來買原本只值2億的新公司。所以市場上高本益比的公司,往往會利用機會和低本益比的公司換股,以換取公司盈餘的成長,只要盈餘成長,而本益比維持不變,公司就利用合併大幅增加了市值。而由本益比這項數字,完全看不出合併對公司營運效率獲利能力的負面影響。如果投資人因為去年本益比20倍,就認為今年合併後也應該值本益比20倍,這位投資人就比合併前的投資人多付了50%的溢價(付出3億來買原本只值2億的公司)。

與一位資深保險顧問的一席話(表面上的缺點反而可以作為特色)
一位ING安泰人壽CFP™認證理財規劃顧問,介紹一位她的同事郭蓋,這位郭志聰先生有個很特殊的怪癖,他都穿著涼鞋來和客戶見面,很容易讓人記住的一個人,他說穿著涼鞋表面看起來是個缺點,但是如果感覺對了,對客戶而言,這反而成了優點與特色。郭蓋是一位由電信業轉入保險業的人,他很善於利用網路以及電腦知識,雖然他已經不再從事資訊軟體的工作,他在客戶名單的整理,以及往來電子郵件的保存,都還有很科技人的樣子。特別的是他很能交談,與客戶的電子郵件文筆也十分好,更善於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強化與引導,和他的一席話,就像欣賞一場如行雲流水的演說。記憶比較深刻的是一段電子郵件中的文字,他說,人生就像一個填充題,而金錢就像是一支筆,我能做的是幫助客戶提早開始去準備好這支筆,讓客戶可以到時候能自由地填上他對人生想要的答案。很多他的客戶原本是屬於月光族,經過他的保險商品而開始存下了一些錢。我的粗淺觀察,也許太過武斷,某種程度上,屬於單一金融公司的業務人員,勢必只能銷售該公司的產品,也因此比較產品間的優劣,或是設計出最佳化的解答,並不是銷售人員的重點,畢竟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商品,而且各保險公司的產品也十分類似。也因為業務人員不能銷售別人公司的產品,所以尋找或是讓人持續推薦給你,原本因排斥或逃避保險而沒接觸過保險的這一類人,反而是業務成功的重心,贏得信任之後,讓他從不太想投保保險,變成確定想要投保之後,即使產品有略高的費用,還是可以成交,客戶可能還會覺得貴一點的產品,較有服務品質保障,就像高價名牌商品一樣,價格不是缺點,反而成了強調服務的優點。投資型保險商品和境外儲蓄計畫商品都有流動性較差與費用較高的特性,但是這表面上的缺點,對某一群月光族的客戶們,反而比定存、基金或股票,更有強制性的效果,讓這些客戶為長期的目標開始持續準備,雖然它的費用率可能高於定存或其他投資工具,反而可能是真正能確認客戶會長期持續下去的方案。給不同的客戶適合其特性的方案,也許比想像中的最佳方案更能被長期執行。

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Klarman)
剛讀完一位網友轉寄來的一篇【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的心得文章,由於無法取得原文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一書,我只能寫下這篇心得的心得,真是間接的間接,就像幾年前超級星期天的比手劃腳單元,轉手又轉手的傳話,最後總是差別頗大,她們還只是傳一句話,我想這個【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心得的心得,可能差距會更遠,我只能盡力用我的想像力。所謂價值投資,就是以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為核心的投資哲學,不同於一般投資人注重設定投資報酬率,他認為任何以投資報酬率為核心目標的投資哲學,必然會過分注意投資標的的上漲機會,而忽略了下檔風險。所以價值投資就是要以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為整個投資策略最重要的核心目標。安全是第一要務,不要設定目標投資報酬率。你可以用擁有無限的耐心來描述一位價值投資人,價值投資人總是用極端保守的方式來估算公司的價值,對無法變賣的無形資產給予更高的折價,祇在市場價格遠低於估算的公司價值時買進,放棄折價幅度不夠的投資機會。不買任何自己不懂得如何估算價值的公司股票,永遠記著買進時的理由,一旦該理由不再成立就設法賣出。價值投資人認為效率市場的假說多數時候是不成立的,尤其是在小型股上。價值投資容易理解,但是最難的地方就是執行,你得要有極高的紀律,無限的耐心,豐富的估算價值能力。等待最佳的紅中好球才揮棒。祇在想要賣時賣出,從不因急需現金而賣出。總是保留一些現金部位,才不會錯過不知何時會出現的價值投資機會。價值投資者本質上就是反向投資者。越難以估算的案件,例如破產,反而有投資機會,因為越少人願意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建議10到15支持股為分散投資風險。

2006年站長挑選的最愛上班族投資理財文章
前幾天用GOOGLE ANALYSIS的工具,列出了2006年裏最多網友閱讀的『2006年熱門投資理財文章排行榜』,表示了網友的傾向,但是和我自己的感覺卻頗不相同,於是我想,如果讓我來挑選每月一篇我自己最喜愛的文章,會什麼樣的排行榜,我又會依據什麼樣的條件來挑選要推薦的文章呢?品質或是創意最可能是我會挑選的原則,對於能提出一些創新觀點的文章,可能是我自己比較會滿意的文章,但是網友卻不見得會喜愛,畢竟能讓我自己藉由理財觀念的反省,持續進步改善,也是這個部落格持續撰寫的動機之ㄧ。2006年【站長最愛】上班族投資理財文章排行榜1.股市連續上漲時要做什麼2.應該避免的股票投資錯誤3.投資界的黑暗秘密4.貨幣的風險是壞的風險5.別把罪過都賴給了『錢』 6.台灣股市的歷史7.登玉山哲學與理財觀念8.如何尋找投資價值9.為何優秀基金經理人的基金管理費較高10.挑戰你對定期定額投資法的成見11.社會中不可能有沒人付的帳單12.墨基爾談市場報酬展望、指數運用與資產配置

挑選優於市場表現基金的困難
這篇文章『The Difficulty of Selecting Superior Mutual Fund Performance』,刊登於理財規劃月刊,再次以美國的數字說明了,挑選優於市場表現基金的困難,作者選擇的研究範圍是投資美國國內大型與中型股票的共同基金,研究的期間是1983年到2003年。研究的結論和我過去所談過的類似,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在長期的投資中,例如十年的投資期間下,只有少數能夠超越被動的指數基金,而且不同時期能超越指數的基金並不相同,也沒有持續性,也沒有辦法可以事先預測哪支基金會勝出。結論是,投資被動的指數基金長期而言有70%到90%的機率會優於主動挑選共同基金,但是指數基金一定會遇到不可避免的全面股市下跌,作者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一個建議被動投資法的理財顧問,如何在遇到下跌時,能夠繼續說服客戶,保持對被動投資的信心,不要在最需要堅持的時候放棄了被動投資。或是當客戶遇到別人推薦去年大漲的某支基金時,如何能夠繼續用研究的資料,鼓舞客戶堅持被動投資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