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金管會將於2007.10.01起,針對投資型保單實施「死亡給付與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相關報導參閱附註),用以引導保單發揮其保險之功能,而非主要用以投資之訴求。 依保發中心資料統計,截至2006/12止,我國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的投保率為176%,亦即平均每人有1.76張保單,普及率則為311%,壽險的平均分紅利率則僅有1.84%,而保險業界的有效契約平均保額僅只78萬,若乘上每人1.76張保單則每人的保額不過是137萬元,每張保單平均保費3.23萬元新臺幣。 近年來的利率,讓保單的分紅利率大幅縮水,保單設計的預定利率調降下,只有讓同一保額的繳交保費大幅增加,也因此購買的人漸形減少,遂研擬如何增加投資收益,以誘發要保人購買保險的動機,投資型保單順遂而生,甚至設計以低保額卻可以買到高額的投資比重。 為了避免國人大幅利用保險給付免稅的特色,95.01.01施行了最低稅負制來規範: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之人壽及年金保險給付,於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超過3000萬元者,得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來課稅。(註:相關法律規定所得稅法§4 左列各種所得,免納所得稅: ...... 七 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及軍、公、教保險之保險給付。 保險法 第四章人身保險 第一節人壽保險§112 保險金額約定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給付於其所指定之受益人者,其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113 死亡保險契約未指定受益人者,其保險金額作為被保險人遺產。又,§130、§135、§135-4規定其準用條款可知,除了健康保險外,傷害及年金保險準用§112及§113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12 個人之基本所得額,為依所得稅法規定計算之綜合所得淨額,加計下列各款金額後之合計數: ......二、本條例施行後所訂立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之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受益人受領之保險給付。但死亡給付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部分,免予計入。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施行細則§16 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款所稱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指保險期間始日在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以後之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契約。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之保險給付,其屬死亡給付且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者,免予計入;超過新臺幣三千萬元者,扣除新臺幣三千萬元後之餘額應全數計入。 在法律不溯及既往的保護下,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施行前造成了高額保單的搶購,這回為了減少低保額卻高投資比重的現象,將保險商品拉回保險的主要功能,所以金管會打算實施這項死亡給付與保單價值的最低比率規定。 依被保險人於不同年度的「到達年齡」來看,死亡給付/保單帳戶價值的比率,於年齡在40歲以下得在130%以上,41至70歲則得在115%以上,其中:到達年齡指的是每年重新計算的被保險人之保險年齡,死亡給付 = 死亡保險的理賠金額 + 保單帳戶價值,後者係指投資帳戶的收益累計,但投資型年金保險,不在適用範圍。 如示例的30歲被保險人投保的保單帳戶價值為100萬元時,最低比率130%,則淨危險保額(;亦即死亡的理賠金額)不能低於30萬,那麼當年度的投資收益累計便不能高於70萬元,而且還是逐年計算的方式。 以稍早某些壽險業者推出的投資型保單為例,多數建議要保人購買以十萬元保額,卻另外投資如一百萬元的投資商品,那麼這個新規定的比率則為: (10+100)/100 = 110%,未及130%的規定;又或是原先購買了十萬元保額與十萬元的投資商品,於次年度或以後年度再直接加碼投資商品如五十萬元,那麼依該規定的比率為: (10+10+50)/(10+50) = 116%,亦未及130%的規定。 以40歲以下的到達年齡為例,上述公式可以推算為:  死亡理賠金額 ≧ 0.3保單帳戶價值由上列式子應該較容易明瞭所能持有的投資收益比重吧。 不過呢,投資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追求收益的可能,投資型保單於其投資的專用帳戶價值亦然,將隨時間而有著複利累積的效果呈現,以女性投保300萬的死亡理賠保額,若於40歲時累積的投資收益為1000萬元,當年度的此一規定比率為 (300+1000)/1000 = 130%,剛好符合規定。 此刻若繼續以一個穩健的投資為選擇,比如年利率2%約等於目前的銀行定存收益,應是不難達成,那末於20年後呢,因複利累積而增加了快五成,達1485萬元,此一規定比率成為 (300+1485)/1485=120%,若再十年呢,(屆齡約70歲),該比率成為 (300+1811)/1811 = 116%,這數值便可能是原先規定的試算數值。 不過呢,若您選擇的投資工具報酬率真的太好了,回到方才40歲時累積收益為1000萬為例,若投資的收益倍增為4%,以目前美國公債利率約位於4.4~4.7%來看,應該也不難達成,於01年後的複利累積讓該比率成為 (300+1040)/1040 = 128%,便已然不符合該項規定,更甭說以後的年度情況了。(註:於05年後的複利累積讓該比率成為 (300+1216)/1216 = 124%於10年後的複利累積讓該比率成為 (300+1480)/1480 = 120%於20年後的複利累積讓該比率成為 (300+2191)/2191 = 113%    ) 由上述的簡單試算,可以預見的:這個規定的施行將會有很大的挑戰與妥協空間。 再來看看其他的問題:投資型保單於甲型,其死亡給付係以保險金額或保單帳戶價值孰高,於乙型,則死亡給付係以上二者相加總,上述的範例以乙型為說明,一以甲型多已停售,二若同樣以保單帳戶價值100萬為例,乙型需達保額30萬元,甲型試算則保險金額得達約定的130萬元。 ◎另參考:
「投資型保單 恐掀搶購潮」 2007.03.14 經濟日報 溫建勳、邱金蘭/報導金管會昨(13)日發布,從10月1日起對投資型保單實施「死亡給付與保單帳戶價值最低比率」規定,以鼓勵保障型保單。目前市面上商品多不符合這項新規定的比率,由於金管會新規定不溯及有效契約,會否引發現有保單搶購風潮,備受關注。 金管會發言人張秀蓮表示,投資型保單已躍升為保險市場銷售主力,為使投資型保險市場朝良性發展,並鼓勵保障型保險,金管會決定推動這項新規定。 10月1日起推出的投資型保險商品新契約,保險死亡給付與保單帳戶價值的比率,須符合一定數值以上,以維持最低保險成分比重。但投資型年金保險,不在適用範圍。 最低比率是指,「死亡給付÷保單帳戶價值×100%」,並依被保險人不同的「到達年齡」,訂定不同的最低比率,如40歲以下的最低比率是130%,41到70歲是115%等。 「到達年齡」是指每年重新計算被保險人的保險年齡,非原始投保年齡。如被保險人投保時30歲,在40歲前均適用130% 的比率;41歲以後隨年齡增加,適用115%的比率等。 舉例來說,如果甲30歲投保,保單帳戶價值是100萬元,最低比率是130%,他的淨危險保額就不得低於30萬元。 因此,如果他買的是甲型(或A型)投資型保單,保險金額應約定在130萬元以上;如果是投保乙型(或B型),保險金額應約定在30萬元以上,才符合最低比率要求。 甲型、乙型是不同的商品設計,甲型的死亡給付,是以保險金額或保單帳戶價值孰高計算;乙型的死亡給付,是以保險金額加上保單帳戶價值。 最低比率的計算,是以要保人投保及每次繳交保險費時,重新計算保單應符合的最低比率。因此,投保一段時間後,隨著年齡與保單帳戶價值的變化,為符合最低比率規定,有可能出現,降低保費或提高保費情況。 尤其是甲型保單,有可能出現保費須提高情況,但保戶若不願增加保費負擔,也可以選擇領回保單帳戶價值金額,同樣可以達到符合最低比率規定的效果,究竟如何做,應尊重保戶的選擇。 因此,金管會將要求保險業執行時,招攬過程須對保戶詳加說明以避免爭議,並應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及加強內部稽核;業者執行情形,也將列為檢查重點,以督促業者切實執行。 業者應配合在96年10月1日前,完成電腦系統的修正及測試,並完成保險商品內容變更的送審程序。 據了解,目前保險給付3,000萬元以下免稅,有不少大戶會透過投資型保單避稅,這項新規定將間接影響透過投資型保單的避稅效果,由於舊保單不追溯,因此有可能引發搶購風潮。

十個觀念,增進理財效率
你可能很懂理財,也可能一竅不通。以下的10個理財觀念,對任何人都可適用,掌握這些原則與方法,幫你作出正確的理財抉擇。■ 看財經局勢,做趨勢計畫 相信你有過這樣的經驗:看了今天的財經局勢所做出的投資決策,往往事後證明是錯誤的決定。當股市大壞、房地產價格創新低、市場上每天都有利空消息、所有人都要退出投資行列時,正是起漲的開始,為什麼歷史一再重演,而投資人總是學不會?這是因為多數人會被短期的消息影響其長期的決定,而導致錯誤的結論。 假設你買進股票或共同基金是為了十年後給子女留學使用,那麼你會在乎是今天買進還是明天買進嗎?又或者你會為今天哪家公司跳票就賣出,明天護盤基金進場又急急忙忙買進嗎? 如果你經常觀看股市解盤的節目,你是否仔細想過:這些老師也許說對了明天的行情,讓你做出買進或賣出的動作,但你是否檢驗過:今日的投資行為一年半載,或是三、五年後來看,還是正確的嗎?也許你賣在最高點,賺到十五%,但卻錯失了日後漲升一倍,甚至數倍的利潤。 記住,投資是看好標的的未來性,不要隨著一時的消息起舞。■不要只為了賺錢而投資 很多人以為,只要投資就一定能致富,因此一味挑選獲利可觀的投資工具。如果你經歷過股市從萬點向下反轉,短短時間內就跌了三、五成,甚至有些股票最後只剩最高價時一成的價格,大概就能體會什麼是投資風險了。 投資不單純只是為了獲利,其更積極的意義應是管理及運用金錢,使既有的資本發揮更大的效益。 不管外在環境好或壞,你都必須理財,所以更需要對風險控管有所瞭解。 風險是指投資價值變動的幅度,只要投資,一定就有風險;因為價值會變動,投資也才有意義。有風險並不是一件壞事,想要有投資報酬,就得承擔風險,就像給花澆水一樣:不澆水,花會枯萎;澆太多水,花也活不了。■用情緒理財是最失敗的策略 投資人都知道不要追高殺低,但投資行為往往重蹈覆轍,就是因為無法克服情緒性的問題。看到股票大漲、別人都在賺錢時,就忍不住跳進去而套在高檔;手中股票總認為還會再漲,等到價格一跌再跌,才只好忍痛認賠出場。 一般人最容易有的情緒問題就是貪婪。每個人都希望短時間內就能發財,所以,通常只會看到賺錢機會,而忽略了其背後所隱含的風險,或是不會見好就收,賺到可觀的收益還不滿足,只想還有超額利潤,結果不僅該賺的沒有賺到,還賠得更多。 投資人必須控制的另一種情緒就是恐懼。人們經常為了一時的消息而影響投資判斷力,也忘了原本的投資目標而自亂陣腳,計畫要持有三、五年的股票,可能一時股價大跌就急急忙忙脫手,因而損失慘重。 第三個情緒問題是人們往往根據最近投資經驗來預估未來的投資收益。其實投資環境隨時在變,假設某一年投資組合因為較為投機而成績特別好,並不表示年年可如此操作;反之,今年成績不理想,不代表投資決策錯誤,必須調整組合內容而涉入較高風險的投資。最怕的是,一時的高獲利讓投資人迷失了方向,而導致日後更嚴重的問題。 一點點貪心和焦慮並不是壞事,畢竟人性的弱點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認清這個事實,儘量控制及降低其負面的影響。■不要再認為買房子是最佳的投資增值選擇 通常買房子除了自用之外,購屋者總認為房地產一定會增值,所以窮畢生之力只想擁有自己的房子,並認為這就是最好的投資,對其他投資工具都不屑一顧。 也許你聽說過朋友房子轉手賺了數倍利潤,那多半是因為運用財務槓桿所致,然而,如果投資其他工具也使用財物槓桿,可能同樣會有高獲利的情形發生。所以,如果排除財務槓桿效果,房地產未必是投資報酬最佳的管道,再加上持有成本及流動性考量,精打細算下來,投資報酬率不見得有想像中那麼高。 尤其近年來國內房地產供給量居高不下,房價漲幅相當有限;即使像日本一向高房價的國家,房地產價格也一再走低,台灣未來房價全面大漲的可能性值得商榷。 所以,不要認為買房子就已經是最重要的投資決策,就可以高枕無憂;購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居住、住得舒適,如果你認為這是投資行為,在花費大筆金額投資之前,應該與其他工具仔細作比較,三思而後行。■薪資高不代表將累積更多財富 多數人常常為了另一份薪資較高的工作而跳槽,但職場上的成功是不是意味著財富累積也會更多?可能要看個人如何規劃自己的財務。 假設兩個同樣大學畢業的同學,一位進入公家機構,一位在民營企業服務。兩人起薪都是三萬元,都工作到六十歲退休。前者一直工作到退休都沒有轉換工作,每年平均領十三個月的薪資,平均薪資調幅為五%,退休後每月可領退休前薪資的六五%。後者平均每五年換一次工作,每次約加薪十五%,每年平均領十五個月的薪資,但服務機構都沒有提供退休金,退休後只能靠自己累積的儲蓄過日子。 這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就全面的、長期的理財規劃來看,何者較為成功?一直轉換工作、尋求更好的待遇,也許意味工作上的成功,可以過更寬裕的生活,也有更大的花費。如果不審慎累積財富、創造財富,一旦沒有收入,生活可能過得十分拮据而完全無法適應。 你可以選擇汲汲營營的追求工作和薪水的成就感,也可以穩當過一生。薪資收入的高低,不能代表財富就有多少,賺較少的錢不見得不能累積財富,過平穩無憂的生活。■負債記錄不要變得太完美 有些人以為從不負債的人就是信用最好,一定就可以在金融機夠借到最高額度,享有最優惠的利率,其實不然。如果沒有信用記錄可循,通常金融機構的審查反而趨向保守。 很多人申請了信用卡卻備而不用,這對你的信用記錄也沒有助益,最好是保有少數幾家用得到的信用卡即可。 不要以為自己絕不可能向銀行借錢,而不在意信用記錄的維持。平時就應適度使用信用卡,不要遲繳費用,把用不到的信用卡取消;在申請貸款前,先將信用卡的使用額度降低,以便借到較多的金額。 ■開銷不要以百元為單位,要計畫到每一塊錢 人們買房子、汽車或其他高價的物品時,都懂得比價、議價,以省下可觀的金額,但卻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花掉十元、二十元,你可知道這些隨手可存下來的小錢累積到退休的時候,會是多大的財富? 假設你每天能省下五十元,這不過是少買一包零食和一杯飲料就可以辦到,這樣每月可累積一、五○○元,並將它存在銀行,保持這樣的存錢習慣直到退休,假設有三十年的期間,平均年利率八%,屆時,你就有二二四萬的退休金可用!如果你每天能存一百元,累積的財富就是四四七萬元! 你每天花掉五十元可能一點也不心疼,但如果你知道這是在放棄一筆二二四萬元的財富累積,是不是就會謹慎些?不需要經過每日、每月的精算,也不必嚴格控制支出項目,從現在開始,當你進入便利商店或逛超市時,將不必要買的東西放回去,而把這些錢存進銀行,你就可以真真實實看到自己財富的增長!■不要只是存錢,要用「滾雪球方式」存錢 控制消費慾望是一種省錢、存錢的方式,但如果讓你的錢花在一些可以幫助你省錢、甚至賺錢的工具或技能學習上,財富累積速度就會像滾雪球一般。 如果你每天都花七十元坐計程車上、下班,也許買一部腳踏車代步會幫你省下不少的交通費,還可省下上健身房的費用;如果你的手工藝不錯,買一部縫紉機就可以作家中所需的擺飾品、窗簾、桌墊,甚至可能的話,還可放在朋友的商店出售;喜歡盆栽的人不妨考慮種一些既可玩賞、又有實用價值的植物,譬如番茄、九層塔等可以食用的水果菜類;購買一本理財的書籍或刊物,其中省錢用錢、賺錢投資的觀念,對財富的增長多少有所助益。 按照這樣的原則,你也可以想出更多具有創意的點子。你不一定要成為小氣財神,而是在用錢時多想想:花這筆錢對我的理財有幫助嗎?這就是最佳的指導原則。 ■停止在小孩身上與假日期間過度的浪費 重視下一代的培育以及休閒活動,是現代人主要的特色之一。如果你仔細算一算家中支出,不難發現,花在小孩身上的費用和休閒娛樂支出比重日益上升,因為這是讓人最捨得花錢的兩大理由,而且通常人們只著重在這方面的計畫,而不在意將會產生多大的花費。 逛街、外出用餐、出國旅遊,這些都是犒賞自己常用的方法,其結果可能都所費不貲。 對兒女有求必應,並處心積慮讓他們學習更多才藝,是現代父母的通病,因此,養育一個孩子也越來越貴了。 其實,這些花費在心理上的滿足往往大過實質上的需求,如果稍微用點心,用一些方法加以克制,立刻可以省下可觀的費用。 ‧列出支出明細 減少情緒性的消費行為,盡可能事前列出花費的項目,更重要的是列出支出金額,加總之後你就知道是否負擔得起這些花費。 ‧少刷卡,用現金 只帶預算內的金額出門。刷卡的消費者通常等收到帳單才知道已經透支,而使用現金可以馬上知道荷包已經變薄,或是還剩多少錢可以使用。 ‧讓小孩和你一起省錢 教導子女金錢的價值及正確使用途徑,訂下一些規則讓他們遵守,譬如:不必給零用錢,而是作好某些事情才給予獎勵;教他們存錢、省錢、花錢、投資的觀念等。■不要花大錢購買價值會逐漸下降的物品 你會不會因為朋友買了某件名牌的衣物或手錶,所以也跟著買?你有沒有因為刷信用卡的便利,而買了一些原本負擔不起的東西? 許多高價的商品,不是因為本身價值如此,而是讓人達到心理上的滿足,試問,這些滿足感可以持續多久?三、四十年後你還會戴這隻錶、穿這件衣服嗎?當初如果把這些錢存起來,現在的價值已經倍增。 現代人將享受生活列為重要的生活目標,但這並不表示可以過超過能力所及的物質生活,否則就會變成外表上很富裕,其實一點財富基礎都沒有。

當彭淮南說話時,我們應該注意聽
央行總裁彭淮南於新春賀歲時,提醒大家要多看一點書,不論是央行的員工還是一般的國民,當彭淮南說話時,我們應該注意聽。彭總裁要大家多讀書,保持健康的身體與充實的心靈。彭總裁推薦央行行務委員林宗耀網資小組編的「國際貨幣金融資訊雙周報」,從央行的網站上可以找到稱為『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的網頁,雖然沒有漂亮的辭彙與標題,這些參考資料實在十分有價值,很值得深讀。這份朱美智專員【剖析全球長期利率走低的因素】一文30頁,有許多美國歷史殖利率與聯邦基準利率的趨勢圖表,十分有參考價值。作者認為殖利率反轉預測經濟衰退的能力,不如短期實質利率過高更能預測經濟衰退,認為目前美國聯邦基金實質利率約2%,不像之前經濟衰退前的3%那麼高,也沒有短債長債利率齊揚的現象,所以2007年美國經濟應無衰退的跡象。將長期債券利率拆解為[短期債券利率+(均衡實質利率+長期通貨膨脹預期+通貨膨脹溢酬+其他溢酬)]/2。通貨膨脹的穩定控制及均衡實質利率的下降,都讓殖利率曲線變得更平緩。另一個解釋長期債券利率偏低的因素是新興國家的高儲蓄率低投資率,以及美國等先進國家私部門的公司企業高儲蓄率低投資率,由於投資低儲蓄高所以債券利率持續低迷,大家都減少實質的資本投資(減少擴廠提升生產力)。第三個解釋則是新興國家的外匯存底與全球化投資趨勢,都增加了美國債券的需求,同期美國停發30年期債券減少了供給,壓低了長期債券利率。也有人認為外國外匯存底不可能影響美國債券利率,全球利差的變化,才是資本移動轉換的主要動力。而認為長期債券利率偏低是因為全球各國央行普遍提供過多的貨幣量所造成,但是流動過多卻因為中國廉價勞工的崛起,沒有造成通貨膨脹,高儲蓄與高流動量,由於沒有出現預期的通貨膨脹,反而造成風險溢酬下降。

贏家法則:世界級投資大師的投資名言美國 沃倫.巴菲特---風險來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 美國 喬治.索羅斯---錯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錯誤已經顯而易見了卻還不去修正! ---如果你沒有做好承受痛苦的準備,那就離開吧,別指望會成為常勝將軍,要想成功,必須冷酷! ---承擔風險.無可指責,但同時記住千萬不能孤注一擲! 美國 彼得.林奇---不進行研究的投資,就像打撲克從不看牌一樣,必然失敗! 美國 江恩---順應趨勢,花全部的時間研究市場的正確趨勢,如果保持一致,利潤就會滾滾而來! 美國 威廉.歐奈爾---經驗顯示,市場自己會說話,市場永遠是對的,凡是輕視市場能力的人,終究會吃虧的! 英國 伯妮斯.科恩---始終遵守你自己的投資計畫的規則,這將加強良好的自我控制! 德國 俾斯麥---每個笨蛋都會從自己的教訓中吸取經驗,聰明人則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

如何不用上班, 假設只靠投資,月入三萬,則本金要多少?
幾種投資方式:基金:10%年獲利率...年息要36萬...則大概需要360萬的本金...(IMG:http://www.moneyq.org/forum/style_emoticons/default/happy.gif) 不動產:500萬的房子大概可以有個每月3萬的被動收入...(IMG:http://www.moneyq.org/forum/style_emoticons/default/happy.gif) 投資型保單:年利率大概3-6%(看你什麼時候買的...)...大概要600-1200萬...(IMG:http://www.moneyq.org/forum/style_emoticons/default/happy.gif) 我目前想的到的大概就是這樣囉...(IMG:http://www.moneyq.org/forum/style_emoticons/default/happy.gif)
我記得大聯全高收市0.6%的月配息...12個月就大概7.2%了...買債券基金真的要小心...不然賺了月息...賠了績效...那可就悶了...(IMG:http://www.moneyq.org/forum/style_emoticons/default/happy.gif)
如果有一筆錢而且打算長期投資5年以上,大聯全高可以考慮投資嗎?應為7%的報酬很誘人說…
每年高收益債 都會在5~8月間出現相對的低點自己 可以看看 三~五年的走勢到時後抓好匯率 再切 比較有勝算債基一年約在4~10% 獲利要是進的點匯率很差一年的收益被吃光不說還會傷到本 (IMG:http://www.moneyq.org/forum/style_emoticons/default/Q_smile.gif)
--------------------
我的資產配置 希望在2007打贏南哥!!!結果是 老共先出招!2007 定期定額 坦伯頓全球. 美林世礦 荷銀新興債
如何讀取公開資訊觀測站使用Word文件保護功能的電子書
公開資訊觀測站是投資台灣上市公司股票最重要的資訊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的網站也是最容易取得第一手正確資訊的地方,證交所在這個網站上電子化的努力,促進資訊的開放與取得,是十分值得鼓勵與讚美的便利措施。最近我在【上班族投資理財-】中每天撰寫閱讀公司財務報表的讀後心得時,出現一個現象,從去年開始,我已經讀了約150間公司財務報表,總是會出現有些公司的財務報表電子書是使用word,而且這些word檔很特別,只要一用滑鼠點選,不論你讀到哪一頁,他都會自己跳回首頁,有時為了左右或上下移動,一不小心滑鼠點到頁面,就跳回首頁,真是把人氣死。有時還會出現很多重要的表格,例如董監事持股變化的表格,或是最近五年損益表表格,整個頁面上,都只會出現一個大框框,感覺上,表格就該在那個框框之中,但是卻又沒有顯示出任何表格文字,變的幾乎無法閱讀。花了一點時間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發覺上市公司可能是使用了ms word的文件保護功能,文件保護可以避免文字被編修,但是我們只是要閱讀方便,並能讀到表格而已,不需要找出破解文件保護功能的方式,雖然網路上似乎不乏這些秘方。我發現一個簡單的方式,讓你既可以使用滑鼠,也可以完全看到圖表,方式就是當你用程式開啟了有被文件保護的財務報表電子書,在檔案選單下選另存新檔,然後在另存新檔所挑出的選擇畫面中,最下方有個檔案類型的選項,將檔案類型改為【Web畫面】,則該檔會被另存新檔成html,並會出現一個警告訊息說web瀏覽器不支援以下功能,文件保護的密碼將會遺失,按繼續鍵,再用ie或firefox等web瀏覽器打開你剛剛所新存的web檔電子書,就可以輕鬆閱讀財務報表電子書了。

2006財富管理高峰論壇
2006/12/5的財富管理高峰論壇,由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邀請各大金控經理人與學界的教授齊聚ㄧ堂,討論財富管理的未來願景與新紀元。倪以理帶來的麥肯錫報告,引起很多討論,一是台灣民眾在接受銀行服務時得到WOW的感動時刻很少,遠低於其他國家,二是世界各國的財富管理並沒有出現合併整併獨大的現象,財富管理行業的趨勢是非常分散,三是業者指出麥肯錫報告中TOP RM的每年150萬歐元營收,一位頂尖理專每年能為公司帶進將近6千萬元收入,台灣現況的頂尖理專每月不過能帶入50萬元的營收,每年才600萬元,差距頗遠。四是跨部門行銷應該要兩邊都算獎金,才能有效促進合作。伍是有理專戶顧問服務的客戶並沒有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六是台灣民眾不信任目前行銷取向的商業模式。七是RM的產品銷售心態難以調整,理專的行為與說法沒有一致,如何訓練,各部門的銷售衝突,產品沒有改進也沒有差異化。劉凱平提出理財規劃服務的對象,主要是薪水階級及中低收入家庭,私人銀行可以涵蓋理財規劃,但是理財規劃不是私人銀行。理財規劃的服務關係不是交易型,也不是光看產品的好壞,而是信賴我們不會犧牲客戶的利益(You will not screw me)。理財規劃服務的趨勢是走向只收顧問費,而且是向客戶收費,不向產品供應上收費,徹底避免利益衝突。劉奕成提到國泰體系已有18名CFP™理財顧問,其中前三名的業務員,受完訓練考取證照後,業績平均成長了80%。林奇芬提到台北上海的理財調查,台灣民眾的現金與定存比重偏高,甚至比上海人投資於基金與股票的比例還低。周行一提到台灣金融機構推廣商品時,過於注重金出場時機與趨勢預測,太少談產品的設計理念,與產品所適合的客戶。理財顧問不願意不厭其詳地位客戶講解,因為害怕講了很久,結果什麼產品都沒買,因為祇有手續費佣金收入,花時間講解清楚成本太高。周國端則是講兩個字『靈魂』,一個專業沒有靈魂是很可怕的事,他先講了去年保險業是金光黨的頭條新聞故事的原委,接下來講到他加入宏泰人壽後,原本要設計VUL(Variable Universal Life)變額萬能壽險時,他要產品設計人員比較VUL投資型保單與用TERM加FUND的投報率。產品設計人員跟他說,不用算,當然是TERM加FUND好,還說,周董你在學術界太久,90%的客戶不知道他買的是什麼,祇要話術設計好,還是可以賣。周董於是沒有同意這個VUL推出。不過他也提到未來五年,大家會很嚴格地檢驗他過去在保發的批評,他是否能做到老師在課堂講的一套,可以真的上班時不做另外一套。他又略為提到它們增額壽險的設計有多好,不過他們家這個增額壽險在業界一直流言很多,業務員往往以能夠質借出來投資的方式來行銷,對增額壽險報酬率也常常避重就輕地讓客戶誤以為年報酬率很高。周筱玲提到台灣客戶最想要的是理專能待人親切有禮,其次才是專業與不強迫推銷。洪修誠提到每次遇到股市下跌,就會出現理專離職潮,然後客戶找不到理專就會開始抱怨,理專能在遇到虧損面對客戶去說明,不逃避,反而能贏得客戶信任。黃培直提到將來可能不再資產金額大小來決定服務內容,而以需求族群的類別,例如中小企業主、退休族或年輕上班族。網路成為大眾市場的主要通路。金控更重視品牌的價值與營造。周吳添董事長提到什麼是理財規劃『感動人的東西』,醫師在社會上贏得尊重也不是醫師這個職業一出現就有的現象,是有像史懷哲這樣的醫師,或是像SARS時和平醫院裡的醫師護士的愛人表現,有足夠的『感動人的東西』,理財規劃才能真的成為一個產業,也才能贏得社會打從心底的尊重。
流動資產的組成分析
我們觀察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時,一定會讀到資產負債表,之前也有提過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流動資產的組成分析,表面上流動資產的定義應該是一年內會轉變為現金的資產,通常它會包含幾個財務部分,現金、短期投資、預付費用、應收帳款、應收票據與存貨。觀察被投資公司時,我們可以將公司想像為兩個部分,一是繼續營運所需的財務資源,二是額外的財務準備資源,而流動資產通常由於其流動性的定義(一年內會轉變為現金),而被認為是較屬於第二類,比較容易隨時變現來支付債務與緊急必要的現金需求。巴菲特最擅長的就是將被投資公司的第二類財務資源集中到他手上來運用,所以合併後被投資公司後,能產生分工效果,被投資公司原經理人繼續營運,巴菲特則負責剩餘可投資資產的再投資運用策略。很應該注意的是應收帳款、應收票據與存貨的變化,對子公司或關係公司的應收帳款或應收票據暴增,或是應收帳款的帳齡暴增,都是不好的現象,表示塞貨給別間公司卻收不到錢,或越收越晚。另一個問題是大量的存貨,現在的製造業應該要盡可能做到下定單後再生產,以降低存貨,大量存貨可能表示被客戶要求備貨,等於客戶變相將價格風險塞到製造商的存貨上。這兩個財務項目平常都沒問題,屬於有流動性,但是遇上暴增的狀況,則都不該算入可以輕易變現的資產。預付費用較少見,但除非會解約取回訂金,否則也不該算入可以輕易變現的資產。一個投資分析師的告白Wall Street Meat
Andy Kessler安迪‧凱斯勒的這本【一個投資分析師的告白Wall Street Meat】讀起來很像小說,雖然沒有什麼重要的投資觀念,也沒有教妳他是如何成為富翁,我們不能確定他是靠投資致富,還是靠在華爾街的高額紅利,或是他用自己的分析師的資訊優勢,在衍生性商品上賺來的。不過倒是讓人了解了所謂『投資分析師』的生活,分析師往往只是股市裡娛樂大家的角色,雖然在華爾街靠著跳槽挖角的風氣而收入豐富,其實是個魚幫水,水幫魚的角色。他描述的很傳神說,一年就四次企業發布營收盈餘數字,股市跟著所發布的數字上下震盪,但是其他的兩百多天的日子,券商交易員就要靠證券分析師所提供的預估分析,買進或持有或賣出的建議,來打電話給客戶鼓動她們買進賣出,否則業務員要說什麼來刺激交易量。一般散戶往往只想知道產業分析師針對個股分析後的買進或賣出的建議,而不關心分析的過程;相反的機構投資人法人,則往往只想知道證券分析師針對個股分析時,對營收的預估與對產業消息趨勢的說明,從實地拜訪廠商得來的人脈消息與資訊,而完全不關心外資分析師的買進或賣出的建議,或是目標價位的估計。機構投資人與法人經理人自己知道如何判斷價格,與是否要買賣,她們只想知道市場上分析師的看法是否和自己一致,或有何不同。剛入行時,老闆告訴ANDY,投資分析師的成敗,就在於能否預測成功超過百分之五十一的時間。每月要撥百通電話給機構投資客戶,因為投資分析師的奧斯卡獎就是入選機構投資雜誌的年度最佳分析師頭銜,華爾街是2月公佈,台灣則是5月公佈。由於是機構投資人票選,所以每月要撥百通電話給機構投資客戶打好關係,就是很重要的工作。其次則是照顧好財經記者,讓財金報導能引述分析師的評論,則可以大大增加機構投資人對分析師影響力的印象,畢竟是票選的競賽。
之於財富管理行銷工作
今天再次北上赴試,由總公司的申執行副總interview,方才知道由於WM部門仍屬草創期,也已然有人打了退堂鼓,而我自己呢?曾說過:給自己一個機會,再者,唯有抱持那破釜沈舟的決心,方能有更加努力打拼的鬥志,所以俺是不會輕言退怯的。 曾從事保險業一年半的短暫時光,卻也由其間學得了好些相關的保險要義,以及其業務推廣的長項,不過,畢竟也是好些年前的事了;而證券業務乃至於營業台副理的日子呢?已然邁入第十年的生涯,頗能體會其難處與可以深耕的方向。 今日的interview是先前敲定的,不過卻忘了得準備個自我介紹,所以只能硬著頭皮擠點墨水,好在有這CFP證照的加持,以及稍早的幾位主管稱許,包括業督王協理等人,要不然恐怕會讓我更是慌心,而由其是在那人力資源會客室的燈光影響下。 話說日前準備的自我介紹,裡頭分為:個人資料、簡傳、還有關於財富管理行銷工作,這邊來公開我的WM的相關看法與論述,可別拿來依樣畫葫蘆喔,尤其別拿來俺的公司以免穿了幫,那可是版權所有的,...... ◎之於財富管理行銷工作: 一、內部教育訓練與財富管理測驗:主管機關要求財富管理業務應設專責部門,並通過相關財管資格測驗始為銷售,另且,為了讓銷售同仁清楚知道銷售的商品特色,與落實對於客戶資金等的風險控管,則更得有相關的金融專業常識之認知。以自己整理了多回的相關資料為例,發送予多位準備相關測驗的各家分公司主管與復華證夥伴,另外自己也先後共七回,每回三小時,共18人次,五個公司別,於下班後免費親自為之輔導相關的訓練準備。未來,更希望能落實財管認識與推廣工作,以期勉在元大金控元年得以增加公司及同仁其他經紀業績以外的收入。 二、財富管理商品之通路推廣與業務陪訪:公司引進了相關財富管理商品,與增強交易平台與查詢的便捷性後,更該讓業務同仁明瞭「如何妥善運用以創造商機」,如多年來自己銷售相關金融商品時,藉由淺顯易懂的輔助文宣與說帖,來讓客戶在簡短的時間裡,知道商品的特色、報酬與風險可能。又,於業務部副理的工作期間,總是用心與業務同仁一起親訪那些有機會的客戶朋友,並扮演著促成的臨門要角,個人也認為在通路角色之於業務陪訪實為一項重要工作,因為讓業務員賺了錢,則更能增加其銷售的自信心與對公司的向心力。 三、財富管理之認同與理財規劃之落實:有云財富管理是一目的,理財規劃則為此目的達成之過程,如何能讓客戶與同仁清楚明瞭理財規劃之重要性?考量運用簡單的說明來交流彼此對於財富管理的工作必要性,例如一般會覺得投資一項商品,於上半年賺了五成,於下半年虧了五成,則全年賺了多少呢?在不考慮稅賦與手續費時,多數看法認為這項投資是打平的,卻忽略了應該是虧損25%,損益的概念若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給矇蔽,那將會讓這雙方都賺不到錢,卻也不清楚為何而敗。於理財規劃的服務層面包括有:保險、退休、投資、信託、稅務以及全方位的服務,如何運用既有的交易平台,包括了境外基金總代理與這海外複委託業務的龐大商機,便該落實這多元化行銷與在元大金控中能一站購足的可行性,而這些都需要努力的經營與持續的推廣。 四、個人部落格的推廣與行銷:自從考上執照以來,得以有更多閒暇時間來紓發相關的理財經驗,並藉由文章與網友間的溝通中,體察其他可能的銷售盲點,並進而改善更正,至今也持續著文近三季的時間了,如同自己戒了二年多的煙癮與多年來爬山鍛鍊體能般,有毅力與體力下,則無事不能成就。另且,由文章來輔以行銷下,也先後銷售了多次商品與溝通一些理財的看法,相輔相乘下,增加了另外一個平台的推廣可能。又,以自己於工作期間的表現與人際關係的養成來看,多數長官給予的評價還算可以,有機會也將致力於中部財富管理業務之於各分公司的推動執行,以日前洽詢富蘭克林基金為例,其排除基金銷售的熱門戰地台北,而以中部地區為大本營,這與幾年前開放新壽險公司成立時的三商人壽頗為類似,其也是以中部為主要拓展要點。之於元大金控的腳步來看,除了穩紮穩打外,亦可以考量北中南縱效的推行策略,也讓業務同仁能有上下齊心的發揮空間與機會。
五、如何與投信、NF、FA的既競爭又合作?不同於其他模式,財富管理業務對於元大金控而言,還是個有待開發的璞玉,除了已納入的元大保經推廣較久外,其他如複委託、結構債與境外基金銷售等的業務,都還有著挺大的成長空間,而業務同仁也較不熟悉與罕於與客戶互動此一訊息,不熟不做是業務必然的觀點,唯,今天未向客戶說明有這項服務,卻因而使商機流向其他金流,甚而漸漸失去客戶,那麼後悔的苦痛將很長遠。投信與FA一直以來都有著通路與直接銷售端(DS)相互搶線的困擾,於財富管理部門的成立上,則將避開此一發生窘況,另且NF與FA的多數商品則面臨部份的銷售轉型壓力,財富管理將如何開拓新的局面呢?我想:讓業代能由銷售的成功經驗分享,進而帶動全體經營團隊是一個較為正面的可行方式,初期或可以由推廣、陪訪與運用專業的商品規劃軟體來多管齊下,文豪大仲馬說過:「沒有什麼比成功能帶來更多的成功。」藉由銷售案例的實際分享與獎金的實質收入,將能使多數的業務同仁樂於銷售。銷售的第一步便是開口說,而通常也是最難的一步,唯,業務工作真的不難,初始期只須將商品的訊息予以廣為散發,開始雖不見得獲得掌聲,不過在持續的互動下,客戶除了接受到關心外,也知道我們能給予多元化的金融商品服務,那麼機會總會有的。如是以往,則客戶予以信賴,業務得以成功,收入得以增加,公司自能業績長紅而蒸蒸日上了。
前幾天,家人收到復華銀理專寄來的基金商品介紹,看過後有個小小的遺憾。 雖然寄來的東西很細心地標示出重點,然『重點』著重於報酬率,關於基金風險、特性及相關基本資料完全沒有附上 。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很難理解商品外,可能發生『誤導』的疑慮甚至產生日後的糾紛。 以業務角度思考,客戶開發很重要;以顧客角度思考,除了報酬讓客戶賺錢或達成其目的,行銷職業道德應也有其重要性。忘了是在哪本書看到,作者說了一句話:『不要以為理專會理你的錢,因為他比較在乎的是他自己的財富!』以此告誡投資人必須注意自己買的商品。這句話不但讓投資人捏了把冷汗,對於金融服務領域成員不也是種警惕
是呀,如果以報酬來吸引客戶,倒無所厚非,不過卻也不能不將其風險可能與商品的屬性做一說明,日後若由我來說明相關商品時,更得謹記您說的這些現象。以自己平日規劃的輔銷文宣,不能忽略的便是商品的風險與屬性,我也一定將風險予以特別的色澤與等幅大小的字體,一以配合規定,另且不希望讓客戶糊里糊塗買了商品,卻不知道其變數可能。在商言商難免,如何拿捏而對得起自己與客戶,我想才是業務能否長遠走下的最大原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