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家族資產管理與信託
2006年CFP™授證典禮與國際研討會系列蔣德郎律師提出家族資產管理與信託現況的問題,雖然沒有講出他認為最佳解決的辦法,他所提出的首要問題是,各國遺產稅法的不斷更新,當客戶因為新法令而來詢問怎麼辦時,蔣德郎律師往往回問,哪你十年前在哪裡,為何十年前沒來尋找好的家族傳承架構?能熟悉各國稅務與法務的人才稀少,不易訓練。國內新富階級往往沒有傳承規劃的概念,導致富不過三代的狀況屢見不鮮。尤其下一代的外國國籍普遍,或是海外資產適用的遺產處理方式不同,沒有適合該國的合法遺囑,往往造成冗長的驗證程序。海外孤兒保單與使用人頭的危險。台美租稅協定的協商如果通過,可能因台美稅務資料交換而讓很多人的美國資產曝光。錯誤的觀念,七十歲還以為談接班太早,承擔過高風險,以為國稅局查不到,以為用人頭是最好的方法,已經有海外信託,不願意付顧問費,已有投資公司就夠了,以有海外控股公司就夠了,已經匯出海外就夠了。傳承問題主要為雙重國籍,強制繼承,沒有家族會議,缺乏海外法務稅務規劃建議。家族及個人資產傳承規劃主要工具為境外信託與境外保單。不過國內已經將境外保單的保險金,列為遺產稅的應稅項目,所以節稅效果大減,但是還是有指定資產移轉的效果。境外保單無免課遺產稅規定之適用

2005/11/02

理財規劃軟體籌備會
昨天到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參加一個理財規劃軟體籌備會議,基金會希望結合幾位顧問、學術界教授與金融軟體開發公司,開發適合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使用的理財規劃軟體,我當然是樂觀其成,畢竟有更多軟體可使用,能大幅縮短我的作業時間,也能提供更有效率的專業服務,然而這樣的軟體目標若是設得太大,很容易虎頭蛇尾,軟體的開發需要明確的規格,若要滿足所有可能發生的財務狀況,可能會讓系統十分難以操作,即便是針對專業的理財顧問,我提出了幾個我很希望解決的問題。第一是保險商品的歷史資料庫,目前金管會保險局已經委託保險發展中心,設立的保險商品資料庫,但是遺憾的是只有目前發行中的商品,對許多投資人多年前所買的保險契約,要再找出來舊契約出來與新契約比較,就很困難。第二是連動債商品的資料庫,目前銀行銷售連動債(結構債),都是經由指定用途信託的方式,多數這類型的連動債商品往往都掛牌在海外的交易市場,不但投資人難以了解連動債商品的市場報價,對理財規劃顧問而言,也很難取得所有市場上有銷售的連動債商品的規格明細,只能倚賴投資人所提供的銷售傳單(DM)上的簡略規格來做分析,其實有很多困難。特別這些連動債期間也有長達10年以上,客戶若是提出一個幾年前發行的連動債,根本很難查詢出當時的產品說明書。今天晚上則去參加了台灣理財規劃顧問聯誼會的成立大會,還接受了非凡電視記者王又冉的一小段採訪,談了我為何要參與CFP認證理財顧問的緣由,考試準備的方式,以及獲得認證之後的感受等等,不知道何時會播出來,如果有發現的朋友,請通知一下,如果能錄影到的話就最好了。

2007年理財規劃顧問研究聯誼會
2007/2/8週四晚上7點去參加了,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的2007年理財規劃顧問研究聯誼會第一次例會,出席與談主講人有,金管會銀行局五組組長何聰賢,宏觀財務顧問公司總經理邱正弘,全球復華投顧公司董事長CFP™宋炎本等三人。銀行局五組組長何聰賢首先說明目前的財富管理市場,及大投資計畫中也將財富管理市場的成長列為管理指標之一,何組長的簡報中提到,台灣2006年底財富管理市場資金有7.2兆,其中有超過1千萬可投資資產的客戶有14萬人。千萬富翁的前五大排行為退休人士(16%)、企業主(15%)、經理人(14%)、地主(12%)與醫師律師會計師(9%)。財富管理業務的風險管理,主要為專責部門設立,人員資格制度,充分了解客戶,推廣與帳戶管理,內線交易防範,紛爭處理。現有常見違規案例為,不當銷售(例如:賣年長者長天期連動債),不當推介(誇大報酬率一年18%),欺騙盜賣做假帳單。邱正弘提到民國86年與劉凱平(現任FPAT秘書長)聊到引進CFP制度的歷史,邱於89年見國內理財規劃業環境無力改變,赴南京研讀博士,劉凱平繼續努力CFP制度,現在終於讓CFP制度進入到台灣,甚至領先大陸。然而大陸也在請全國之立急起直追。邱建議參考美國AE(American Express)的獨立理財規劃顧問公司(Ameriprise),或是澳洲AMP的獨立理財規劃顧問可取得開放產品平台的制度,來發展台灣的理財規劃業。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的Ameriprise獨立理財規劃顧問公司制度,其實祇是比目前金管會的要求更進一步,目前金管會的要求是要設立財富管理專責部門,如果更進一步要求設立財富管理專責公司,更能確保財富管理專責公司(理財規劃顧問公司)能更保障投資人的權益,以投資人的利益為優先,而不像專責部門很容易會受制於銀行的整體業績盈餘目標。邱認為除了CFP™考試,理財顧問更重要的是S.T.P.K.四個方面的成熟,Skill代表溝通影響客戶的能力,Tool代表製作規劃建議書所需的工具,Platform代表各種產品的交易平台,Knowledge代表理財規劃的專業領域知識。宋炎本董事長則由後悔參與CFP™的自嘲開始,最後卻讓在場每個人,都感受到他那股無怨無悔的熱情,台灣投信由民國72年開始到今年民國96年,也不過24年,當你要規劃一個20年的退休計畫時,適合長期投資的共同基金在哪裡?宋董事長認為這是除了老年市場與年金險醫療險與保障型壽險(TL)外很大的商機。宋特別提出目前財富管理或是投顧業,老是在提趨勢看法(View)是很不符合CFP™理念的事,我們要客戶長期投資,卻又不斷提供最新市場訊息,豈不是要客戶去做無益的市場擇時(Market Timing)。理財規劃應該沒有趨勢看法(View)。客戶是吃菜的人,理財顧問我們是幫客戶點菜的人,可是很多人卻以為自己是要去當做菜炒菜的人。宋提出2007財富管理市場將是兵家必爭,整併與總代理,將會讓手續費殺價血流成河,最後迫使金融業改採AUM方式衡量績效與獎勵。例如國泰與台新都有由流量獎勵轉向存量增加獎勵的方向。宋認為流量沒有明天。台灣是亞洲除了日北以外最大的共同基金市場,低忠誠度與資訊爆炸,宋認為都是獨立理財規劃顧問業的機會,宋認為亂世出英雄,投資人對專業建議與顧問需求高,金控培養專業人員成本高又難以留才,都是獨立理財規劃顧問業的出現的有利因素。宋炎本董事長說出他對理財規劃專業領域知識的心聲,越是研究,越是發現自己的無知,也更要求自己每天持續吸收知識。我唯一不認同宋董事長的是殺價競爭的趨勢,我認為獨立理財規劃顧問必須做出自己的價值,讓客戶即使再付出一筆信託資產管理顧問費,也還是感到理財規劃服務的價值,專業建議的價值,應該要能突破手續費殺價與低忠誠度,及資訊爆炸使人無所適從的現況,讓客戶即使付出全額的【理財規劃建議書製作費】【年度專業諮詢契約顧問費】【信託資產管理顧問費】【金融商品手續費】,都還能因為獨立理財規劃顧問所經營出的服務價值,而覺得物超所值,客戶也對顧問有高度信賴,不會隨意流動離開,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這個新產業如果成立,也才有價值。

穩健的投資建議
最為成熟穩健的投資建議,往往不刺激也欠缺吸引力,所以不太容易被一般過度自信的投資人所接納,但是這卻是真正能歷久不衰的投資智慧。第一是要儲蓄,第二是要長期投資,第三是買進後就持有,第四是分散投資,第五是控制降低交易的成本,第六是注意節稅。相對於成熟穩健的投資建議,一般上班族投資人從金融機構的廣告中所讀到的訊息,往往和以上的投資建議大相逕庭。廣告所傳達的訊息往往是,你可以掌控你自己的財富未來,增進你有掌控權的自信心。若能有更多更專業的訊息,你就能做出更專業更好的投資決定。交易很簡單,交易賺錢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交易很刺激有趣,交易賺錢很快樂簡單。環境瞬息萬變,投資機會隨時都會出現,你要隨時做好準備,才能快速交易主動出擊。

超越巴菲特
這本書『超越巴菲特』是網友張宏育所提供的公關書,認識張,應該有一年多了,因為同樣對巴菲特的喜愛,和他見過面聊過幾次,很高興聽到他們巴菲特研究團隊的周皇仁與梁凱恩出了這本書。書中內容是周皇仁研讀多遍巴菲特的波克夏年報的心得,還有一本年報重點摘錄,再加上過去七年周皇仁與巴菲特研究團隊,仿照費雪的葡萄藤理論,實地拜訪台灣上市櫃公司的拜訪技巧與諮詢問題清單,這一段拜訪技巧的文章很有趣,周舉例說,就像面試新人一樣,你明知新人會避重就輕,面試技巧還是可以判斷出新人是否有能力。同樣地,公司通常也有制式地公關回答,好的公司拜訪技巧,還是有價值的行為。有關巴菲特年報的部份,有一點是我沒注意過的,周皇仁說巴菲特曾以股市市值占GDP的百分比來說明股價的價位是否偏高。而目前台灣股市市值約占GDP的140%,屬於歷史上偏高的位置。本書還整理了過去巴菲特年報中,歷來投資收購過的公司企業,在買進時的當年度市價報酬率(公司獲利/出價 P.145),最低的是可口可樂6.9%,最高20%,平均在12.9%。他提到過去的成功投資案例有,新普科技、燦坤、東陽、億豐,每個公司都有6~7頁的自問自答的分析報告,詳述他如何判斷這些公司的出價報酬率,以及該公司的商業模式、經營優勢、經營團隊等資訊,他所列出的問題及所展示的分析過程頗值得參考。周皇仁31歲總結自己過去7年平均年報酬率為17.4%。為自己立下的目標是未來30年平均年投資報酬率為35%以上。

股票投資相關文章整理 Stocks
共同基金相關評論文章的整理 Mutual Funds 之後,再整理了一下過去一些股票投資的相關文章,希望有助大家閱讀。不過整理過程中,也發覺自己對股票的思考與觀念,這幾年其實變化頗多,並不十分一致,文章中有些彼此矛盾的觀念。也有很失敗的投資決定,當時卻還寫下自以為是的文章。從最明顯的錯誤開始,股票之死的預測錯的離譜。其次則是該被三次反省的一篇再次反省錯誤的股票投資經驗。從名人華倫巴菲特所謂的股票ROE巴菲特的三種股票投資方式巴菲特早年的股票價值投資策略巴菲特賣出股票的時機,及巴菲特老師所寫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到提出對台灣股票市場的質疑,價值投資法不適合台灣股票嗎?對股票市場的真實投資報酬率,及台灣股票市場的配息報酬率的看法。對想要進入投資股票殿堂的上班族,提出依些建議,投資股票你不可以不知道的財務數字應該避免的股票投資錯誤。分清楚你是停損還是賣出股票。體會投資股票與持有外國貨幣的類比。知道股票投資的方式百百種,學會股票持有總人數(股東人數)到哪找?投資高配息股票以增加列舉扣除額如何得知一檔股票的持股比例。避免『看報紙選股票?』對股票投資期限的錯誤感覺。因為股票不是只是賺錢的工具,而是如何尋找股票投資價值?要做到每次都依據相同一致的方式來分析股票

股票投資五個基本觀念
合理的投資報酬率
投資報酬率
投資股票第一個應該知道的事,就是什麼是股票投資合理的報酬率,一旦你知道這個數字,你對股票投資的期待才會比較健康,也才不會妄想自己能否幾天內就有超過100%的短期報酬率,也才能避開許多投資陷阱的風險。我相信長期投資股票市場的真實投資報酬率,合理的預估數字應該是7%,這個數字可能會讓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我們不是常常在報章雜誌或是新聞節目中聽專家說可以選擇某某股票基金,去年的報酬率12%,如果長期持有,發揮複利的效果,只要每月存5000元,就能達成你的投資理財目標。我們都知道這種行銷式的專家往往會誤導資訊,雖然某某股票基金真的去年的報酬率12%,但是卻不保證他過去10年累計起來的年化報酬率也是12%,更別說未來10年的報酬率會不會以12%複利成長了。 我的預估來自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的第一章,作者John Bogle開宗明義就告訴大家長期投資股市,我們要追求且注意的是真實投資報酬率(實質報酬率Real Return),而不是名目報酬率(Nominal Return),John說他的資料是來自費城大學Jeremy Siegel教授研究的論文資料。Siegel教授在他的書(Stocks for the Long Runs)中,告訴我們股票市場的真實投資報酬率約在7%,債券市場的真實投資報酬率約在3.5%。 雖然這是美國股市的資料,然而近200年來最強的經濟體的表現也不過如此,實在很難有信心地說,台灣的股市長期來說會表現的比美國還好很多,我認為這可以作為退休規劃時,我們預估台灣長期股票市場真實投資報酬率的上限。 - by pjhuang


本益比的意義與缺點 (PER)
本益比
本益比的英文是Price Earning Ratio,有時縮寫為PER,有時則寫為P/E,他的定義是以股票的每股價格,除以股票的每股盈餘,通常使用過去十二個月的每股盈餘數字,又稱為TTM(Trailing Twelve Month),或者使用證券分析師預估的明年每股盈餘。本益比的重要性是在於它的高低範圍,由於一般上市公司每季才會公佈一次營收與自結盈餘,所以若是使用過去十二個月的每股盈餘時,在兩次公佈之間每股盈餘不會改變,而股價的改變造成本益比的改變,往往表示整個市場對該公司或產業的預期,對有成長潛力的公司給予較高的本益比。 本益比本身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本益比只表示了市場價格對公司盈餘的倍數,也就是說本益比其實只表示了市場的評價,某種程度上,本益比只是個人氣指標,高本益比表示人氣旺買家多,相反地,本益比低只表示人氣和差賣家多。本益比和公司本身的營運效率只有很少的關係。本益比較高的公司不表示是經營比較好的公司。但是本益比卻常常被剛開始的投資人當作衡量股價貴或便宜的標準,這是很危險的作法,因為本益比無所謂標準,市場本益比的變化就像隨機漫步一樣變化,價格只有跟價值比較才有貴或便宜,你以為現在的本益比低於去年平均的本益比就算便宜,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臆測。 本益比還很容易造成投資人的錯誤判斷,當一間市價1億盈餘5百萬本益比20倍的公司,和一間市價1億盈餘1千萬本益比10倍的公司合併,假設兩間公司已市價對等合併,公司盈餘變為1千5百萬,投資人若是還是以本益比20評價新公司,則會付出3億來買原本只值2億的新公司。所以市場上高本益比的公司,往往會利用機會和低本益比的公司換股,以換取公司盈餘的成長,只要盈餘成長,而本益比維持不變,公司就利用合併大幅增加了市值。而由本益比這項數字,完全看不出合併對公司營運效率獲利能力的負面影響。如果投資人因為去年本益比20倍,就認為今年合併後也應該值本益比20倍,這位投資人就比合併前的投資人多付了50%的溢價(付出3億來買原本只值2億的公司)。

投資股票不可不知的財務數字
股東權益報酬率
所有的上市公司財務數字中,最重要的一個,也是最能夠表現一家公司的營運能力的數字,就是股東權益報酬率,特別是打算長期投資的投資人,股東權益報酬率代表了公司經理人用從公司股東所拿到的資本來經營所獲得的報酬率。這個股東權益報酬率越高越好,最少也要超過10%以上,也就是說股東出資100元,至少每年要能淨賺10元以上,這家公司的行業與經理人人的素質才算值得去考慮要不要投資,還在賠錢的公司,就沒有股東權益報酬率,也就更不適宜在長期投資的考慮投資名單中。 我們不但希望股東權益報酬率高於最低標準,還希望和同類型的公司比較時,股東權益報酬率能高於其他的公司,通常某產業中的龍頭公司,其股東權益報酬率都會高於其他落後的公司,也就是說領導品牌或市占率最高的公司,通常也會股東權益報酬率最高,將來也最能度過景氣低迷的循環。 長期投資還要注意股東權益報酬率過去幾年的變化,最好能觀察過去十年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最好能有股東權益報酬率不斷提升的趨勢,表示不論景氣好壞,公司都能不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持續維持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動力,如果沒有提升的趨勢,至少要能穩定,不能是上下大幅起伏,表示公司控制成本的能力太差,獲利不夠穩定。最好還有深且廣的護城河,讓競爭對手難以進入。 - by pjhuang
對股票投資期限的錯誤感覺
投資期限
從學術的研究報告中我們常常讀到,長期而言,股票投資的實質報酬率,遠遠高於其他的投資工具,例如長年期公債債券、定存等,但是投資資人往往對股票投資期限有個錯誤的感覺,誤以為自己投資股票的期間只有三五年,不認為自己會長期持有股票,然而真正持有股票的投資期限,其實遠比一般人自己以為的長的多,對一位三十歲的投資人,若預期活到八十歲,他可能的最大投資股票期限為五十年,就算到六十歲退休之後,完全不投資股票,則也有三十年的投資期間,如果你從二十歲就開始投資股市,則你在股市的投資期限就更久了。以這樣的投資期限來看,投資股市絕對是優於投資債券。 - by pjhuang


如何尋找投資價值?
投資價值
在投資股票的領域中,我們通常翻譯英文Value為價值,價值投資法(Value Investing)是很重要的股票分析方式。但是在股票分析領域中,價值到底是什麼?或者說如何定義何謂價值股,在眾多分析師尋找投資價值的歷史中,卻往往眾說紛云,莫衷一是。 最常見的是本益比(Price-to-Earning Ratio),葛拉罕曾在股票分析中說到長期購買本益比超過16股票的人報酬率會較相反的人的報酬率差。並將低本益比的公司股票歸為價值股。但是後來葛拉罕自己在新版中,又將該數字調高到20。 其次常見的是市價淨值比(Price-to-Book Ratio),並將市價淨值比的公司股票歸為價值股。但是市價淨值比到底多低才算是價值股,則沒有定論,有些研究使用百分位的觀念。也有人的研究使用二分法,將S&P500的公司按市價淨值比高低排列,將市價淨值比由低到高,總市值一半的公司列為價值股。 另外還有人是以配息率(Dividend Yield)為評量標準,但同樣沒有一個數字可以說,當配息殖利率多高時,就算是高配息的價值股。往往也是以排名的百分位來區分,作為研究的基礎。 巴菲特則稱他的價值評量方式為真實價值(Intrinsic Value),從我的研讀巴菲特相關書籍的感想,我認為他是用股東權益報酬率,盈餘成長率,保留盈餘報酬率等,推算未來的現金流量折現,再加上一些調整。當市價低於真實價值時才投資。可以算是市價真實價值比(Price-to-Intrinsic-Value Ratio)。 多數研究顯示,長期投資價值股,報酬率會優於長期投資非價值股,通常非價值股被稱為『成長股』(Growth),但是實際上,我想應該稱為『非價值股』較為合理,因為多數時候都是指和價值股評量數值相反的另一端,並沒有另一個不同的評量標準。Value vs. Non-Value比Value vs. Growth合理多了。 但是價值股優於成長股也有例外,某些研究顯示,大型股的價值股與成長股間,兩者的差距並沒有一致性。在某些百分位也出現成長股優於價值股的現象(Stocks for the long run Table 8-2 P138)。另外某些股市泡沫前的時期也有成長股高於價值股報酬率之現象。 - by pjhuang

共同基金相關評論文章的整理 Mutual Funds
整理了過去有關共同基金投資術的文章,從上班族是否要投資避險基金的問題,討論『基金投資組合的績效,九成以上決定於資產配置』的由來,或是我參加FPAT 『全球資產配置與境外基金評選』研討會的心得。研讀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建議的基金投資方法,試圖尋找不存在的共同基金共同基金到底能不能投資的疑問,質疑為何優秀基金經理人的基金管理費較高如果你這樣挑選基金就錯了,因為不僅共同基金到底算不算長期投資值得質疑,還因為投資界的黑暗秘密-基金經理人無法打敗市場基金介紹與風險分析從介紹境外基金的股份類別常見的不動產投資信託指數股票型基金(REITs ETF)常見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香港交易所中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國泰投信之國泰全球貨幣市場基金復華貨幣型基金及「群益安家基金」的風險比較台灣目前三個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最後介紹拒絕短線投資人投資的基金

基金投資的三個提醒
第一個提醒
定期定額不一定會讓成本較低
挑戰你對定期定額投資法的成見,多數理財顧問談到定期定額投資法,都會告訴你定期定額投資法可以平均買進的成本,而這個價格平均的效果,會因為低價時買較多單位,高價時買較少單位,而使得定期定額法的平均持股價格,低於同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算術平均數),所以推薦鼓勵客戶要用定期定額投資法。 定期定額投資法的平均成本,會低於單筆投資的觀念,其實是被嚴重挑戰的。事實上多數時候,定期定額投資法並不會讓平均成本較低,應該單筆投資較為有利。 然而,定期定額投資法還是值得被推薦,不是因為它會讓平均成本較低,而是可以讓投資人克服心理障礙,強迫客戶儲蓄並作長期投資。為了克服客戶投資行為上的不理性,避免追高殺低,維持有紀律的投資,定期定額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式。 數學上的證明,我就不深入說明。 白話來說,會認為定期定額投資法的平均成本較低的原因,是因為說明者刻意選擇了不合理的股價格序列,所謂不合理是因為價格的變化模式,並不像他們所舉的例子。已一筆錢單筆投資反而會比定期定額,有較高的機率會得到較低的成本。因為價格的波動是以價格百分比,而不是以價格的數字。若期初價格為100元,第二期150元,第三期50元,分別與平均數差距50元波動,這不是股價常見的波動模式。 比較合理的價格變動模式,是像期初價格為100元,第一期報酬率50%,價格變成150元,第二期報酬率-50%,價格變成75元,這時候定期定額(Dollar-Cost Averaging)與單筆投資(Lump-sum)效果是相同。這是預期報酬率為0%的狀況 (報酬率序列50%,-50%),兩個方法成本會平手。 但是當長期投資報酬率預期為正數時,單筆投資(Lump-sum)的平均成本就會低於定期定額(Dollar-cost averaging)。反之當預期報酬率為負數時,單筆投資(Lump-sum)的平均成本就會高於定期定額(Dollar-cost averaging)。當然我們認為多數時候,我們所投資的金融商品應該是預期其投資報酬率為正,則單筆投資較定期定額有利。也就是說,看漲應當單筆投資,看跌應當定期定額。
第二個提醒
挑選基金要注意資產類別
如果你這樣挑選基金就錯了,橘子和蘋果不能一起比較,如果你挑選基金時,祇注意特定的績效評比數字,而沒有注意基金的資產類別,則你就像拿橘子和蘋果在比較哪一個水果比較脆,當然蘋果會比橘子脆,而且還脆很多呢。夏普指數(Sharpe Ratio)是嘗試基金評比的人一定會注意的數字,它表示承擔每一單位報酬率標準差時,所能獲得超過無風險利率的額外報酬率,就是(基金報酬率-無風險利率)/基金報酬率標準差,但是由於不同資產類別的平均報酬率不同,標準差的大小會受平均值影響,所以不能拿股票基金的夏普指數來和貨幣基金的夏普指數比較,新台幣貨幣基金由於平均報酬率低且標準差小,所以夏普指數會遠大於股票基金的夏普指數。若是單就夏普指數大小,就認為新台幣貨幣基金優於其他股票基金,這樣就像橘子和蘋果在比較,是錯誤的挑選基金的方式。 - by pjhuang
第三個提醒
不可不知基金界黑暗秘密
基金投資業的黑暗秘密(Dark Secret),所有的從業人員都不可以洩漏的職業秘密。就像魔術師的行規不能洩漏魔術的技巧,藉此保持魔術的神秘以及魔術師的飯碗,持續帶給世界驚奇與快樂。就像西方古老的石匠工會,所有會員石匠保守製作石拱門的秘密,就是在拱門的頂端用一個楔心石,來支撐兩端,工會藉著保守楔心石秘密來維持石匠職業的專業尊嚴。 投資界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基金經理人無法打敗市場,整個投資界,投信投顧或是券商與投資報紙媒體,從業人員都不可以洩漏的職業秘密就是,他們的主動投資方式無法打敗市場,但是整個產業的人卻都繼續維持這個秘密,繼續保持神秘感,好像投資界有個秘密的方式能夠打敗市場,來吸引投資人進場。 所有人一起掩飾這個秘密,讓投資人繼續接受主動投資的觀念,讓人相信可以由挑選公司,挑選時機,挑選市場,來獲得超越市場或是所選定指數的報酬率,而所有相關的人,不論是媒體、券商、分析師、基金經理人則都可以因為投資人不了解這個秘密,而一起在這個市場中分享利潤。 甚至被動基金與指數基金的公司,也在這個共同的環境中,保持低調,不多做廣告,一方面何必檔人財路,另一方面被動基金如果要有效果,必須維持效率市場,而完全沒有主動投資人的市場,一定不會是個效率市場,被動投資也將失去其神奇的魔力。所以被動指數基金的業者,並不希望基金無限的成長,當整個市場都是被動投資指數基金時,股票市場可能將失去其效率性。 - by pjhuang

理財規劃的成功秘訣2006年CFP™授證典禮與國際研討會系列Rainbow Pan潘紀虹收首先提到成功秘訣第一就是要有『熱情』,若只是因為錢多就來加入理財規劃的產業,很難持久。第二是要有『責任心』,因為理財規劃需要贏得人的信賴,而且你的理財規劃建議書,會影響到的是一個家庭或人的退休未來,沒有責任心的行為,長期而言不會成功。實際作業流程很重要,除了讓客戶填問券,更重要的是協助客戶設立目標,具體化量化財務目標,再由目前狀況、收支計算出差距,與達成的機率,調整客戶的財務行為,提高達成的機率。在香港理財規劃服務的最低收費約為5000元港幣,之後每年相同的重新檢視計畫費,較為資深的理財規劃顧問則計時制可能收到約每小時400元美金的規劃費。萬一遇到不願意提供財務資料填問券的潛在客戶,想隨便聊聊的人,應該很直接的說:『大家都很忙,隨便聊聊沒有效果,等你願意提供財務資料時,再來見面吧。』很多客戶都是學有專精的人,他們來找理財規劃顧問,其實想要的是聊聊他目前的狀況,怕他自己設定的財務地圖有疏忽或錯誤的地方,想聽聽專業規劃人員的意見,重點在這個體驗的過程,顧問要能針對個人的需求,做出適當深入的建議,讓這類客戶安心,而不能只是填完問卷候,就只有A、B、C三個理財產品套餐可以選。我提問如何開發客戶,潘紀虹顧問先問我是隸屬銀行還是ifp獨立理財規劃顧問,因為隸屬銀行多半有很多隨時走進來的客戶,像我這樣的獨立理財規劃顧問則不同,因為沒有銀行招牌,必須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客群,她舉例,如果想做飛機駕駛的客戶,就可以到飛機駕駛住宿的飯店,晚上到飯店酒吧找人聊天,就可以開發到專屬的客戶。到目標客群社區辦說明會收一些問卷也是個方式。

沒有留言: